第785章 大堤上的老人(2 / 4)
时候,反而会给人一种挑刺,一种刻意的感觉。 一行人下车之后,李云鹤和胡宝光分别在省政斧几位领导的身侧。后面,是兴州市市委班子的其他领导,簇拥着,走进家属区里面。 这里,和天府市红光农机厂那边的感觉相差不多。厂子已经彻底的破产了。在办公楼旁边,挂了一个留守处的牌子。原来的厂房,大多都已经被改造成为了住宿区。 六十年代的筒子楼,裸露在外的红砖,给人一种沧桑感觉。此刻,也是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了。 楼道里望去,显得无比的阴暗和深邃。聂振邦也习惯姓的询问了一些本地的居民。可是,一对话,聂振邦就有些不太高兴。兴州市安排的痕迹太重了。李云鹤这个人,对于表面的功夫实在是太过在意了。 走访了几家之后,聂振邦就失去了兴趣,和旁边的孙家洛小声的交流着意见:“老孙,你感觉如何?” 孙家洛自然是清楚聂振邦的意思,淡然一笑,这一次,李云鹤是卯足了心思,想要获得省长的亲睞。可是,很显然,做得太过了,聂振邦是什么脾气。孙家洛是清楚的。 随即淡然道:“省长,下面的同志,向来都是如此,云鹤同志。也是不能脱俗啊。不过,整体来说。兴州市的旧城改造规划还是很不错的。” 孙家洛算是厚道,并没有说李云鹤太多的坏话。聂振邦也有些无奈。摇了摇头,叹息道:“国情如此啊。不是有句歪搞的对联吗?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级级加码马到成功;下层蒙上层,一层蒙一层,层层掺水水到渠成。这兴州市的工作,要是这样,不看也罢。” 接下来,又视察了几个地方,无一例外,都是十分的热情迎接,都是欢欣鼓舞,对市里的政策,都是一片赞扬,可是,和天府市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正式的处理意见上,并没有体现出来。比如,旧城改造拆迁户的安置补偿规定等等。少了这些东西,说出来的话,就难以服众,难以让人相信了。 此刻,已经完全深入到了旧城区里面,在正前方,一堵石头垒砌出来的高墙,边上,有一个蜿蜒的台阶向上。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防洪大堤这边。 聂振邦兴致所在,却是对着旁边的李云鹤等人道:“云鹤同志,上去看看你们兴州市的防汛工程如何?” 这一个突然的要求,顿时让兴州市的一干常委面色一变,旁边,一个中年男子更是面色一沉。 这一幕,更是让聂振邦无比的好奇,微笑着看着李云鹤和胡宝光道:“云鹤同志,宝光同志。是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话说到这里,李云鹤顿时一惊,聂振邦的称呼都变了。从开始的云鹤书记,变成了云鹤同志。这已经在表达不满了。如果不识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