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牵制(2 / 3)
廷,还请陛下恕罪!此外,海外叛军虽然被击溃,但大量叛军余孽和东海学宫的遗老遗少却遗落民间,散落在七十二岛国之上。为防止叛军死火重燃,也为了开启民智,传播我中土文化,微臣准备在东海学宫的遗址上修建一座规模更加恢弘的学宫,为纪念新的开始,取名纪元学宫,还请陛下恩准……” 念着念着,上官羽的声音越来越小,脸色则越来越阴冷,一片铁青。 从北土州借八百万雄兵助战,沐风率领的征东大军凭什么大破海外叛军,原因已经一目了然。 这么重大的事情,沐风不敢隐瞒,也不可能隐瞒。很快,各种各样的情报就会雪花般从东海传来,验证他的亲笔文书。这个消息,让文武百官释怀,也让上官羽诅丧,无法再煽动人们对东海捷报的怀疑,更无法打击沐风这个强敌。令他更加不满的,则是沐风修建纪元学宫的提议。 仅仅一座香山学宫,就已经死死压在稷下学宫头上,让自己这个翰林大学士一直无法扬眉吐气。要是再让沐风心想事成,掌控了两座学宫,自己的稷下学宫还怎么和他抗衡?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出头,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学宫? “从北土州借了八百万精锐,原来如此!听说,沐风和北土州的北风城少主白素素交情匪浅,看来,果然没错!” “修建纪元学宫,开启民智,传播中土文化,好,好,这才是真正的治世良策啊。这样下去,不出三代,海外七十二岛国就可以正式成为我们通天王朝的领土,赢得当地土著的归属感!” ……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这时候,终于明白了东海大捷的缘由,激动不已。尤其是朝中的一些身居闲职,只好读书的士大夫,更是为沐风的提议拍手叫好。多修一座学宫,对士大夫阶层来说绝对利大于弊! 无论什么朝代,也无论是谁当上了皇帝,总得有人去执行具体的决策,管理帝国的方方面面,这些都离不开读书人所形成的士大夫阶层。 “陛下,臣认为不妥!” 见不少人纷纷赞同,附和沐风的提议,上官羽这个翰林大学士站不住了,躬身上奏,“沐风如今贵为东海候,权倾一方,君临东海;如果再让他修建一座纪元学宫,恐怕威望在东海郡和海外七十二岛国就一发不可收拾。假以时日,恐怕就养虎为患,成为下一个古剑阳。以沐风的本事和手上的大权,到时也许就更难对付!” “上官羽,那你说,该怎么处理?”通天大帝沉声相问,似乎也心有顾忌。 “最好就是禁止沐风的自作主张,让他率大军撤回东海郡,另外派人接管海外七十二岛国,建州立县。一方面,镇压当地的叛乱,另一方面,也可以震慑权倾一方的沐风,以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