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浩门部(2 / 3)
的全是厢役,由两名禁军都头分别统领。 如此配置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两个敌对国家边境上距离最近的寨堡,时刻要面对战争,抽不出精力再去做别的。 南宗堡再往北几十里既是大宋和西夏的边境,沿途除了几个烽火台之外再无居民,连零散的蕃人部落都很少。 蕃人也怕打仗,胆子最大的就是卞马妻子家的浩门部。他们不是不想再往南,而是来的太晚真没合适的地方了。 正好南宗堡附近有几个小谷地,还有小溪河流适合居住,危险点就危险点吧,反正有北面的群山阻隔,夏人也不是说来就能来。 其实他们这个部落也是两年前刚刚南迁的,浩门部不是一个部落,而是六谷部的分支。六谷部也不是一个部落,是六支大部落的集合,他们只是其中一支里的分支。 在六谷部被回鹘人偷袭之后,这些部落就散了,有往西跑的、有归顺夏人的,他们选择了向南进入大宋境内寻求庇护。 洪涛的驼队没有进南宗堡,想进人家也不让。这里的守将看上去比廖春强多了,各种安全警戒措施很全面,闲杂人等一律不许靠近。 “嘿,小贡多,下来下来,姨姨这里有饴糖!”从南宗堡往东还有一条小溪,沿着它走了几里路,富姬突然冲岸边高坡招手打招呼。 “那是牧人的孩子?”高坡上确实有人,但洪涛都没看清长相人家就溜了,动作非常快。 “是他们族长的小儿子,叫贡多。既然他在这里,牧人的营地就不远了。可能是多了官人这样的打扮,把孩子吓到了才不敢靠近。”富姬对这里并不陌生,只来过一次就已经结识了小朋友。 “要是能把大人也吓跑就好喽……把家伙都准备好……出发!”不管是不是卞马的亲戚,或者富姬的关系,或者几里外就有军堡,洪涛都不敢大意。从斗篷下面抽出蝎子弩上弦,左边弄完弄右边,他一个人用两把,还不忘提醒其他人。 不过其他人好像都不用提醒,该上弦的上弦、该抽刀的抽刀,队伍也不再仅仅是前中后三段,已经有人催马向两侧高坡上跑去。 这些人确实和普通商队不同,战斗好像已经融入了血液,同队的蕃人只是看着吓人,此时还傻乎乎的没什么感觉。 浩门部的营地转过小坡就是,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毡帐散布在小溪北岸,面前就是涓涓不断的雪水,背后则是绿油油的草地,再高一些还有稀稀落落的树林,真是个不错的地方。 看样子他们到此也没有多久,很多固定毡帐的木桩都是新的,树皮还没干透呢。游牧民族不见得每个季节都换地方,但至少得有冬夏两个草场,这里应该就是他们的夏季草场了。 大部分吐蕃人没有姓氏,只有名,三个字或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