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居洛官宦(白银4/40)(3 / 4)
转转,好歹是古都,过城不入太可惜了。 “不是入不得,官人有所不知,居洛仕宦在朝堂中为旧党之首,入城后恐有麻烦。”高翠峰好像对这个话题很忌讳,左右看了看没人注意才小声解释道。 “夏涑的意思是说这里乃旧党聚集地,都有谁?来来来,我们舱内叙话……王兄,先让船队停靠采买,入城与否待定。” 这件事儿洪涛还是头一次听说,合算旧党还有根据地。这种情况在后世也有过,通常抱着两种政治理念的人会分居两座性格完全不同的城市。倒不是说真刀真枪的对着干,而是形成了一种默契。用一句话讲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居。 洪涛对新旧两党之争不太关注,也不打算表明态度去支持任何一方。但身处朝堂一点都不了解也很麻烦,至少谁和谁是一伙的应该知道。 不得不说高翠峰真是个怪才,他并没有很好的政治天赋,却有非常非常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凡是有关朝堂变化的事情他都记在心里。平时没事喜欢看的也都是这类书籍,就像是个活体数据库,或者叫在野组织部长。 洛阳城内的政治势力大体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祖辈传承于此的本地豪族、一类是外来的官宦。前者很希望洛阳重新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后者则多是朝堂斗争的失败者或心灰意懒之辈。 这两类人在主要政治诉求上有很多共同点,其中之一就是都对新政不太满意,所以一拍即合,逐渐就把洛阳变成了旧党的根据地。 本地豪族有刘氏、王氏、尹氏和种氏,皆是几百年绵延不绝、朝野皆荣的大家族,其中以刘氏家族最为显赫。 这个家族源起北魏,祖上刘岳曾跟着孝文帝迁都洛阳,到了唐代,刘家祖上刘政会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官居刑部尚书。 其子刘温叟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官至御史中丞。其孙刘烨是真宗朝重臣,历任秘书省著作郎,益州通判,右正言,三司户部副使,龙图阁待制,刑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 目前刘氏家族的掌门人是刘烨的二儿子刘几,此人也是进士出身,但后来改任了军职,掌管过秦凤路,后又转为文职,熙宁变法初以秘书监致仕,深的欧阳修、曾公亮赏识,赞其磊落有气节。 此人生性豪爽,善饮酒、洞晓音律,常大集宾客饮至夜分乃止。闲居后更是放荡不羁,常常带着歌姬外出巡游,走到风景秀丽之地就露营在野外,连喝带玩毫不避讳。御史曾经为此弹劾过他好几次,但神宗皇帝都没有下旨处罚。 外来的官宦家族名声更响亮,首推的就是张知白。他历经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官拜宰相,还曾在西京洛阳主政多年,子弟门生众多。 洪涛对张知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