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都是演技派(2 / 3)
说了,谁也没规定乌金行只能有那么一个工厂,就算不放在金明池里,难道就能瞒过皇帝和宰相的耳目? 既然放在哪儿都是一个德性,那就别想太多了,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你说放皇宫里我也敢去,咱没做亏心事就不怕鬼叫门! 洪涛没觉得去皇家园林里建厂是多大的好事儿,但朱八斤不一样,当他听说乌金行不用去徒弟的村庄里凑合,也要搬进金明池时,大光头上都快冒光圈了,连口称赞跟对了人,驸马就是驸马,这事儿办的敞亮、给力! 至于说给两位宰相家免费盘炕的事儿,他一点儿都不勉强,还巴不得马上就去,多盘几个才好呢。 用他的话讲,这就是乌金行的第一批客户。盘了炕总不能改烧木炭和木柴吧,这种灶也烧不了别的,连石炭都费劲,只有用蜂窝炭最合适。 这样一来的话,以后往两位宰相府上送蜂窝炭的活儿自然也要落到乌金行头上了。千万别提给钱的事儿,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想每月给两位宰相家里送钱呢。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广告嘛,当朝首辅家里都用乌金行的蜂窝炭了,谁还敢说不好用?难道说谁还比宰相金贵? 再然后那还用说嘛,只要朱八斤把这件事儿散布出去,谁家还不盘炕、不烧蜂窝炭,谁家就是土鳖加穷鬼,实打实的跟不上潮流。 听了朱八斤的分析,洪涛立刻就觉得自己退步了。这不就是自己辛辛苦苦营造出来的飞鹰社翻版嘛,而且还不用耗费精力去铺垫,人家直接就给送上门来了。 之所以没意识到,完全是让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个老头给忽悠了。他们俩的演技放在后世绝对是好莱坞影帝一级的,这出戏演的那叫一个像,把两个贪婪、无耻的政客嘴脸演绎的惟妙惟肖,然后自己就跟着他们的节奏走了。 现在想一想,全是尼玛漏洞。好歹人家也是一个月干拿300多贯工资的主儿,这还不算各种福利,至于非跑自己府上蹭1文钱7颗的蜜枣吃嘛? 就连一般的殷实人家都盘得起的火炕,他们俩还用不要脸加二皮脸,甚至把皇帝都挤兑了,才能用得起? 这就是三个人拿自己当小孩哄呢,生怕为了筹措资金太过艰难,耽误了花膏的正事儿,又不能明目张胆的给钱给人,干脆就用飞鹰社的套路又送给自己一笔好买卖。 至于说能不能赚钱那就不是人家的事儿了,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弄不好,还能指望自己往西夏和辽国贩运花膏?能不能顺利筹措到购买花膏原料的钱,应该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要是这么想的话,沈括的事儿也就好解释了。要是皇帝和宰相完全信任了自己,也就没必要再把沈括派到前线去。 他到前线就是整顿军队准备打仗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