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点评与《古文尚书》(1 / 4)
一秒记住【无限小说网 www.xrmxs.com】为您提供最快更新!
“这个叫做李九成的人,有意思。 ”允熥笑道。 “爹,儿子对此很不解。”圻出言问道:“这个叫做李九成的人,既然提前已经向锦衣卫坦白犯下之事,又并未告诉赵岩,虽然这是忠于大明之举,但在民间之人看来,因赵岩提拔他为队正对他有恩,他这样做对赵岩是忘恩负义。既然他已经做下了忘恩负义的事情,为何还要去码头为赵岩送行?” “当然是李九成虽然因为害怕锦衣卫,也残存有忠君爱国之心不敢不招供,但仍然对赵岩怀有愧疚之意,所以去码头送行,又送他银钱。”垣说道。 此时他们几人是在乾清宫。李案彻底了结后,允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想着自己的长子已经十二岁了,次子与三子也都十岁了,还是要抓紧教育,下了朝将奏折批答完毕后,把已经年满七岁的前五个儿子都叫到乾清宫,一边随意谈论朝发生的事情,一边教导自己的儿子。秦松来向他奏报遣送流放的人犯,想起李九成在码头为赵岩送行之事,顺嘴说了一句。 听了垣的话,允熥没有马说话,而是又问垚道:“垚,你觉得是什么缘故?” “爹,儿子想的与二弟一样,只是觉得或许不是这么简单。”垚想了想,说道。 允熥又问了坤与堃,他们二人的回答与垚都差不多。允熥笑道:“你们两个真是会省事,照抄你们大哥的话。不过也罢,父亲也不问你们了。” “依父亲看来,李九成为赵岩送行的缘故有二。其一,他确实心略有些愧疚。其二,是他有别的心思了。” “他终究是赵岩提拔的,不管他自己心是否有对赵岩的感激,可大家都觉得他应该感激赵岩。被锦衣卫拿了招供这没什么,但如果遇到赵岩被流放不去送行,显得太凉薄了些。万一传出去,对他的名声不好,以后的司也不会愿意再提拔他。” “他是苏州人,在京城为赵岩送行,如何能够传到苏州?”圻问道。 “他自己宣传一番不成了?而且京城的码头也有苏州的商船,他也可以装作无意透露自己的身份。只要有心,消息定能传到苏州的。”允熥笑道。 “这人这么有心机,不是好人。爹爹把他罢黜了吧,不许他继续为官。”垣道。 “不是好人?在朝堂做官的,哪儿有没有心机之人?若是因为某人有心机要罢黜他,那朝堂恐怕会十不存一。况且这件事情是我偶然听到了,若是没有听到,又如何?” “恰恰相反,父亲还要助他一臂之力,让苏州的锦衣卫替他宣扬此事。”允熥又道。他一时起了戏谑之意。 “垣,你可要记住,水至清则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