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赦免和规矩(4 / 5)
必要这么重视么?但仍然答应一句。 说过此事,允暂且就没什么事情要向允吩咐了,让他和其它尚书一起去乾清宫的前殿等着,自己前往后殿,先洗了个澡,然后穿上常服,将头发完全散开,一边晾头发一边准备过一会儿与大臣谈论事情的资料。 过了一会儿等头发晾干了,让宦官束发戴冠,他拿起资料走向前殿。 “事情到底如何诸位爱卿已经清楚了,那诸位爱卿以为应当如何修订章程?”允问道。他此时与五部尚书、四辅官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谈论的是昨天得知的萧卓的两个子侄萧统和萧涌钻规定的空子迁移户籍以求提高中举、中进士概率的事情。 “陛下,臣以为应当重重处罚那两个秀才,将发配回原籍且十年内不许这个家族之人参加科举。”冬辅官解缙说道。他一向恃才傲物,很讨厌这种钻空子的行为。 “对那两名秀才的处置朕心意已决,此时不需讨论;诸位爱卿只需讨论应当如何修改章程。”允马上说道。他既然已经准许萧统和萧涌继续在直隶参加乡试,即使是错的也不能推翻;何况正如他当时所想的,发生钻空子的事情首先是规矩制定的有疏漏,不是钻漏洞的人的责任;两个秀才参加乡试影响也不大;而且,他还用得着萧卓,给萧家的一个恩典,能避免他们家怨恨皇家,并且更加卖力的为朝廷效力。 “陛下,臣以为,只需规定,新设立之州、县城内的百姓若想参加科举,必须原本就在新设之州县所辖地界内生活足够三代才行。”吏部尚书李仁说道。 “李卿所言不错,但朕又想到了另外一事。”允说道:“按照章程,必须在一地生活已经三代才能参加科举,但若是某一人家原本居住在某地,可因为一些事情搬到另外一地生活,在另外一地住了两代之后出了一个惊才绝艳之人物,却因这个规矩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岂不是朝廷和朕的损失?” “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这种情况,按照现在的规矩,在现居地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但原籍所在地也不会愿意他来参加,而且参加科举需要乡村的里长开证明,你都已经两代不在原籍生活了,除非拿钱收买,否则原籍怎么可能给你开证明? 所以这样的人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但若是真的出了一个这种情况的特别有才能的人,却不能参加科举,确实是朝廷的损失,所以在场的官员觉得允说的也有道理,问道。 “朕以为,应当废除在一地居住三代后才能参加科举之规矩。只要一人出生于某县境内,出生后就落了这一县的户籍,就能在这一县参加科举。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允说道。 “同时,朕修改现行的户籍之制。一人只要在某地生活五年,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