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第三个目的(3 / 4)
国小力弱,但也颇有几个大儒,臣将他们全部请到王宫之中教导臣的儿子。” “朕有一个想法,芳远兄听一听。朕欲将大明、朝鲜、扶桑等诸国的大儒都请到京城,交流学问,你觉得如何?所谓学问,既要学习更要问,众位大儒在一起交流学问,或许在交流中就有从前晦涩不明之处被众人解析,使得儒学更加贴近孔子的本意。芳远兄以为如何?”允忽然说道。 “此事自然好。不知陛下何时要召集天下的大儒一起交流学问?臣定然让国内的大儒来到京城。”朱芳远其实对此不太感冒,并且本能觉得允另有目的,但他没有理由拒绝,只能答应。 允笑笑,说道:“此事还并未与其它国家的使臣说,待朕与他们都说过后,再决定时日。” “若是定下了日子,可一定要派人至朝鲜告知臣。” “一定。” 说到这里,饭也已经吃完了,朱芳远起身告退。允将他送到乾清门,又安排了最暖和的马车送他回去。等到朱芳远的马车消失不见了,允才收回目光,返回乾清宫。 黄路不由得劝道:“官家,即使朱芳远为亲王,陛下对他的礼仪也太过了。” 允没有答话,只是站在乾清门貌似看着远去的马车,但实际上在思量什么。黄路见允没有说话,甚至一点反应都没有,以为他没听见,正要再说,王喜赶忙将他拦下了。 王喜其实也觉得允对朝鲜国王朱芳远待遇有点高了,但他知道允的目的,所以阻止黄路。黄路见此,明白皇上应当是有自己的打算,也就不敢再说话。 待允返回乾清宫后,对王喜吩咐:“你马上将秦松叫来。” 王喜领命而下。不多时,秦松走进侧殿,躬身行礼“臣见过陛下。” “坐。”允指了指身旁的位置。 秦松犹豫了一下,又行了一礼,坐在允身旁。 “秦爱卿,大过年的,朕本不想宣你入宫。但此事十分重要,过了年后又要忙出征西北之事,朕怕忘了,所以现在叫你入宫交待。” “臣是京官,平日里也有休息日在家陪着父母妻儿,过年这几天在臣看来与往日区别不大,陛下有事尽可吩咐臣。”秦松说道。 允对他很了解,也不废话:“锦衣卫现下可有精通儒学之人?” “陛下,臣手上有一位举人,还算精擅儒学。” “这就好。你让他今年更加勤读儒学经典。明年或后年朕要召集天下的大儒在京城议论儒学,到时候要用他。” 允之所以提议召开‘天下儒学大会’,主要目的是统一各个崇尚儒学的国家的儒家思想,从意识形态上对他们进行渗透,让各国的精英都与大明的精英思想类似,从而拉近他们与大明的关系甚至为以后吞并时降低抵抗做准备。 另外针对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