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暂且不说(2 / 4)
” “曹行,这二年宣府一带的情形如何?蒙古人入寇的事情多不多?不仅是长城内,长城外的卫所受到蒙古人袭扰也算。”允开始问起正事来。 “皇上,”曹行刚刚说了这两个字,允又打断道:“叫官家。” “官家,这二年宣府一带的情形还好。”曹行说道:“虽然原来的北平三卫(燕王三卫)被打散调走后少了许多兵马,但蒙古人也远不及当年,现在还有的这些兵马足够应付他们了。” “更何况建业三年下半年宁王殿下又出兵征伐了一次漠北,还使得他们换了大汗,蒙古人的势力更弱,不要说打破长城,就是击破长城以北的卫所也不能。” “但还是有人袭扰。这些来袭的蒙古人都不多,至多二三百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拿着缺口很多刀枪,骑在马上想要趁着大军疏忽的时候抢点儿东西回去。去年各卫所一共奏报了这样的事情三十多次。” “还不多。”允说道:“吩咐各卫所注意防范便是。” 对于这些零星过来连游击队都算不上,只能算作土匪的蒙古人的袭扰,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按理说,消灭土匪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捣他们的老巢,但蒙古人的老巢是移动的,蒙古草原又地广人稀,想要找到十分不易,只能以守为主,通过像编织渔网一样建立堡垒一点一点压缩蒙古人,每几年派出大军到草原上打一仗,即使蒙古人都跑了捞不到仗打也能向他们表示大明还注意着你们呢,老实一些。 “官家,臣所在的大同镇也一样,即使去年蒙古人新任的大汗鬼力赤对大明称臣,陛下又同意开互市后也有些蒙古人会来袭扰。草原上并非所有部落都听鬼力赤的话,况且去年分别在大同和延绥的两次互市商人都不多,蒙古人连盐和茶叶都没有买足。”杨峰说道。他在建业元年被派到延绥为副总兵,第二年被调到大同为副总兵,所以对两地的情形都比较熟悉。今年他已满三年的任期,回京述职来的。曹行也是一样。 “也多注意吧。”允又道。 但说完这句话他自己就失笑道:“朕岂是不该和你们说这样的话,你们又不会回去继续为副总兵了。稍后朕让金幼孜等人拟旨传给边镇。” “官家,不知想把我们派到何处为官?”曹行听到这话,不由得好奇地说道。 “你们已经听说要和撒马尔罕见仗的事情了吧?”允问道。 “是,官家。”他们答道。 “依据很多地方来的情报,明年他就会出兵大明。朕当然也要做预备,在西北击败他。” “现下还不知晓帖木儿会出兵多少攻打大明,朕也不好说会出兵多少。但怎么也不会少于这次攻打安南出动的将士。” “这样大的仗,要提前预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