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对安南的正式决定(3 / 4)
官特别容易维持着团体。等到满清一完蛋,所有的旗人隐匿身份藏在汉人中间几乎分辨不出来。要不是后来的政策,满族这个民族应该和契丹等民族一样不存在了才对。 安南人当然没有汉人这么多,汉人也不像旗人那么少,但若是安南文化独立了,也不好搞。 “这么说来,从安南本国来讲,黎季的所作所为其实对他们有好处,黎季算得上是安南人的英雄了?”秦松道。 “确实如此!从安南人自己的方面来说,虽然他们现在咒骂黎季,但几百年后,他们会把黎季当成英雄,至少是一个正面的人。”允说道。后世对黎季的评价可是不断上升的。 “不过,陛下,仅仅这一二年的时候,即使黎季推广喃字,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秦松想了想,又问道。 “确实如此,但朕忌惮他,总想着尽早将他解决。况且早晚都要打,不如早打。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允说道。 “陛下,何人说过这句话?”秦松问道。 “这你就不必管了,反正是一位伟人。”允笑了笑,说道。 “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秦松将这句话又沉吟了几遍,抬起头来问道:“陛下,晚打不如早打臣明白,但为何小打不如大打?” “小打小闹,一般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而大打,可以一次将问题都解决。”允道。 “但是大打的开销也要大得多。”秦松道。 “朕这次,虽然会是大打,但不会让开销太多的。”允说道。 秦松脸上又冒出满面的疑惑:大打怎么可能开销不多?几次征伐漠北,哪次不是将北方地区积攒数年的粮食消耗的七七八八;即使夺取了许多牛羊,也难以弥补开销。 不过允却没有再为他解释,只是说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秦松只能带着疑问躬身退下。 随后允马上将前日开会的那十几个人叫进宫,将南呈上来的记载着陈天平遇刺详情的文书给他们传递。 看过了文书,又是郭镇头一个说道:“陛下,事实已经如此清楚明白,黎季在大明对其宽大为怀的时候,仍然欺君罔上悖逆人伦,大明岂能接受!当立刻发兵攻打安南。” “陛下,臣也以为,不能放纵黎季,当立刻出兵将黎季擒拿回京。”解缙说道。 随后在场的其它诸人也纷纷出言附和,不论文武。但文武之间的话语还是存在细微的区别。 最后,只剩下陈性善一人没有说话。允和众人都转过头看向他,等待他的发言。 “陛下,黎季辜负圣恩,大逆不道,其罪当诛,应当出兵将其和亲族从升龙府生擒回京城,依律处置。” “但此事与安南普通百姓无关,与安南的士子无关。陛下当晓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