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回 道(2 / 3)
也不觉得不对;但中下层军官和士兵立功都要奖赏。有升官的,有加俸的,有加世袭的,不一而足。 总体来讲,赏钱的多,其它的少。朱允现在手里名义上的官位很多,但实际上需要的官员甚少;而加封世袭又奖赏太过了,很多当年跟随朱元璋起兵打了十几年仗的人也不过是千户,现在这点儿功劳不值得给世袭。又不是永藩初出茅庐第一仗,不能奖赏太过。 之后则是商议对于战场表现十分不好的军官处罚。有一个守卫营寨时当逃兵的试百户当场被徐增寿处死,剩下不足死的徐增寿没有做什么,只是剥夺了军权带回来让朱允处置。 朱允判处一人剥夺军人身份,没收全部家财,其余诸人也各有贬斥。 这些事情都商议下来,一上午的时间就消失了。朱允虽然对徐增寿和秦森仍旧没有好脸色,但还是留他们在王府用膳。 用膳时朱允还说道:“为了让皇兄高兴,我还得捏着鼻子奏报这次出战,好歹也是一场胜仗。” “这也罢了,可你们两个是主副帅,为了奏折写的漂亮些还不能提你们的错误,真是憋闷。” 徐增寿和秦森不敢说话,只是低头吃饭。 用过了饭他们两个出了王府,都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见到对方与自己一样的动作,相视而笑。 他们二人本想聊几句,但随后出来的李庆对他们二人说道:“徐相,秦指挥,你们两个可是犯了错误,殿下也还在生气,你们还是赶紧回府反省吧,让殿下知道你们这样,又该生气了。” 他们二人一想也对,马上各自回府反省去了。 …… …… 王府内,用过膳的允却并未去休息,而是又吩咐了侍卫几句。不一会儿,一个穿一身道袍的中年男子走进了书房,行礼说道:“贫道张一山见过殿下。殿下千岁。” “张真人起来吧。”允说道:“我朱允也是好道之人,你不用行礼。” 当初允决定使用宗教时,规定了东北方向是道教的地盘,西北是佛教的地盘。僧道自然不敢不遵守,各自向规定的地盘发展。永藩这里朱允对于道教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到任后不久就建造了一座道观,虽然还很简陋,但五脏俱全。 张一山是武当派的高足,张三丰的徒孙,今年四十一岁。他对于传教十分热枕,所以自告奋勇来了还是一片荒芜的永藩。 二人寒暄几句,朱允说道:“已定明日祭奠这次阵亡的将士,需要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殿下但请放心,我们都已经准备齐全。”张一山说道。 “还有在蛮夷中传教之事,也要尽快开始。”允说道。 “这个也无问题,蔽观上下十七名道士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张一山答道。 “这就好。祭奠过了阵亡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