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3 / 4)
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这可把现在狮子林所属的狮子林寺的主持高兴坏了。狮子林在苏州名胜中的名声远远比不上寒山寺和虎丘,来游览的人也少,他们寺庙的收入也少;而朱元璋并寺之后寺内的僧人又多了不少,所以他们极为苦恼。 这下好了,有当今诗词大家、当今陛下的诗词,不愁人们不愿意来。 允游览了一番,打算离开时,见到一个有些眼熟的画师正坐着画画,昀芷站在一旁,问道:“这是在干什么?” “自然是在画画了。二姐年纪大了,出行多有不便;三姐陪着二姐也没有出来,妹妹就带上了几个宫廷画师,将一路上的美景都画下来带回去让二姐、三姐看一看。”昀芷说道。 允觉得昀芷的心是好的。只是,她们看到画上的美景,恐怕会更加遗憾没有跟随允出京吧。 下午允去了玄妙观。为了表示对于佛道不偏不倚,允只能去过寺庙后去当地的道观参拜。 允一律是在大殿拜一拜,上一炷香,就从殿内退出去了。玄妙观的道长见到允没有题诗,有些失望。但是道观的景色确实一般,允还记着的诗词也不多了,得省着点儿用,只能不题诗了。 第二日上午去寒山寺。其实寒山寺的景色也就一般,只不过当年唐代的著名诗人张继题《枫桥夜泊》此诗在此,所以后来的文人墨客多来此zhu:āng'b-i而已。 允同样是来此zhu:āng'b-i的,所以也题诗一首: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允题诗的时候,忽然见到了高启的那一首《赋得寒山寺送别》,忽然想起来高启好像就是苏州人,遂问道:“高启后人可在?” 知府向宝说道:“陛下,高季迪后人在其被先帝处死后,迁居城外的青丘。” 允思索片刻,说道:“当年有小人向先帝进高启谗言,致使高启被处死,甚为可惜。今朕为其平反,许其家人入国子监读书。” 高启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又是吴中四杰,在江浙一带影响很大,赦免他的罪过可以争取这里的士子之心。 并且高启当年被处死完全是无妄之灾。洪武初年有人诬告当时的苏州知府魏观有反心,高启给他写过文章,所以高启被牵连处死。这样的罪过就可以赦免。若是其他的罪过,允就不敢随意赦免了。 下午去了太湖边上欣赏太湖美景。允还雇佣了一艘大船和昀芷她们在船上荡游太湖。伴晚回城之前,允仍旧题诗一首: “野坫投荒三四间,渡头齐放打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