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接见官员(2 / 3)
缫丝之事,只是收购生丝让工匠编制成丝绸经销外地。还有人设置机房,雇佣民妇在机房编制丝绸。”他说道这里忍不住说了一句:“十分不成体统!” 而允则有些惊喜了。‘现在才是大明初年,就有纺织业这一工业革命的两大开端之一初现端倪了?’ 不过允又想了想,明白了这跟工业革命时的纺织业还不一样。工业革命是棉纺织业在新型纺织机出现后,通过集体劳作使得棉布的成本大大低于一门一户的土布成本,最终导致农村的自然经济破产,卷入大工业时代。 而现在还没有那种先进的纺织机出现,即使集体劳动棉布成本也不比土布低,所以没有那种规模的机房,也不会影响大多数百姓。 而之所以出现专门编织丝绸的机房,是因为丝绸价值高,若是让一家一户将生丝带回家,万一贪墨一部分怎么办?还能去村里讨要不成?当地官府基本上不可能为商户撑腰,去也白去;所以不如将民妇都聚集到机房,一起编织杜绝贪墨。 但允还是很高兴。虽然只是本来价钱就贵的丝绸出现了近代手工业的曙光,也值得高兴。硬说的话,这也算是工业革命的曙光啊! 允又问道:“本地的商户可有人在上沪市舶司做生意?” “启禀陛下,臣不知。”向宝说道。 他一个信奉儒家的官员,一向瞧不起商人,能勉为其难了解一下已经很不易了,怎么会详细打听。 好吧,允马上也反应过来,不该向他问这个问题。允又强打精神和他说了几句话,让他下去了。 之后是府丞左贵宝觐见。允只与他说了两句话,就知道他是唯唯诺诺的磕头虫类官员。 这种官员在允看来比贪官还可恶。虽然大明从前的体制就是地方府州县掌印官大权独揽,佐官没什么权力,但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干,还是分配工作的。允此时还不能确定他是不是什么都不干,但,若是查证确定他什么都不干的话, ‘你他妈回家自己吃自己去吧!’ ‘不对,让他回家自己吃自己都便宜他了,打发到苏藩去,朱棣会教导他干活的。’允想着。 既然左贵宝是这样的人,允什么也没问,就让他下去了。 允接见的第三个官员是吴县知县白文选。 允看他不像是迂腐之人,把问过向宝的问题又问了他一遍。 白文选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与向宝差不多,但第二个就让允惊喜了,他竟然回答出了本地是否有商人在上沪与番商做生意,顺带回答了允尚未出口的第三个问题。 他说道:“陛下,本县与长洲两县最为出名的商人就是城西的李家了。他家有良田千亩,却不种植桑树全都种粮食,另收购桑叶、雇人缫丝。洪武三十一年上沪开海之后也派人去上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