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殿试(3 / 4)
当然,误以为允后悔封藩、大写封藩坏处的人就一辈子等着当最苦的官员吧。哪一天允心情不好了或许会罢你的官。 虽然胡广对于允的想法并不完全明白,不过他略一思索就明白肯定要写支持封藩。 胡广思考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时间,然后提起笔来写文。其他人大多也都是在一刻钟后开始作文。 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杨子荣。与会试策论一样,杨子荣也马上就猜到了允的心思,脑海中马上就有了腹稿。 但是因为他自以为会试猜错了允的想法,所以这次对于自己的猜测并没有把握,一直在想允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但是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显示允应该就是这样的想法。过了整整三刻钟,杨子荣才横下一条心,写了起来。 杨子荣这样一直不动笔的做法还是很引人注目的,很多人都看向他,包括坐在御座之上一边处理奏折一边监考的允都注意到了他。 允问身边之人:“这个贡士是谁?” 礼部尚书陈迪答道:“陛下,此人名叫杨子荣,建人。” 允回过头看向杨子荣:‘他就是杨子荣?会试的策论写的那样精彩,怎么殿试这么犹豫?’ 时间飞快的过去,很快就到了午时。监考之人表示考试时间已到,考生停笔。不过倒不会有像高考那样严格,就算是没有写完的,监考官看你还差一点儿,也容你写完。 然后众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远路返回。 刚刚出了承天门,众位贡士就松了一口气,互相找相熟之人聊了起来。有人在聊皇宫的巍峨壮丽,有人在聊陛下的英武绝伦,当然还有人聊刚刚过去的殿试。 十分紧张的李贯又问胡广道:“光大兄,这次的题目,应该写支持宗藩天下吧?” 胡广说道:“我也这样以为,不过不敢确定。” 虽然胡广说了不敢确定,可是李贯还是松了一口气。胡广在会试时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押题的准确,所以既然他说了这样认为,那应该就向着这个方面写。 松了口气的李贯又要说什么,可是胡广已经不愿意接着聊这个话题了。 胡广说道:“约莫后日就可以知道结果了,现在咱们再多说也无用,好好歇一歇,等到殿试名次出来了以后再说吧。” …… …… 两日之后的三月初五,众考生再次齐聚长安门外,等着殿试榜放出。 等待名次出来的时候当然是紧张的,即使是之前会试之时表现的特别淡然的胡广也十分紧张。会试代表着文章水准,殿试可是代表着皇帝的心意! 同省的好友各自聚在一起,乱糟糟的说着什么。这个时候越是那些期望大的,越心烦意乱不知道自己在说啥;反倒是那些觉得自己也就是个三甲的人不太在意。当然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