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薛氏(2 / 3)
于后世欧美国家通过选举上来的政务官,虽然也会下基层锻炼,但是主要是作为各衙门的主官负责大政方针。而国子监和其他途径上来的文官,则主要是担任类似于后世欧美国家事务官的职位, 当然,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按照现在大明的具体国情来进行调整,但是大政方针就是如此。 所以允自然希望自己的小舅子可以通过科举为官。虽然在这个制度建立初期国子监生也可以提拔为大官,但是最好还是通过科举。毕竟科举是最公平的一种方式,薛熙扬要是通过国子监为官,很可能一直会背着‘幸进’的名头。 薛熙冉说道:“陛下,去年的时候家里请的先生说火候还不够,所以没有参加县试。打算今年让他下场试一试。” 允嘱咐道:“一定要让他好好读书。另外,你们家可一定不能搞些歪门邪道。县试、府试没有一定之规,只由县令、府尹一人独断,更加容易zu0'b-i,也更加容易让人怀疑zu0'b-i。所以嘱咐岳父一定什么都不要搞。”允甚至已经决定,嘱咐应天府即使是薛熙扬的文章勉强够得上录取也不能录,必须是毫无争议的情况才能录取。 “是,陛下。”薛熙冉说道。 “不过,朕也不会毫不看顾他。朕写一个手诏,允许熙扬从明日起可以随时入宫向中书舍人请教学问。朕身边的中书舍人多是前几届科举出来的,学问精深。” “谢陛下。”薛熙冉高兴的说道。前些年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因为文官的阵亡率不低,因此即使是秀才都有可能被任命为官,更不必提举人了。所以即使是大官家里能够请到的先生也最多是秀才。他们家请来一个举人为先生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还是这个举人看重他们家的特殊身份,薛熙扬又是真的想以文官出仕而不只是识字,才愿意来教学。 现在允允许薛熙扬可以直接向他身边的进士请教,可以说给予了薛熙扬能够得到的大明最豪华的科举老师阵容了。 临走前,允又问了问薛显的病情:“,熙冉,岳父现在怎么样了?” 提到父亲的病,薛熙冉的神情变得不是那么高兴,说道:“陛下,臣之父亲病情总算是好些了,不必一直在床上躺着了,可是身子还很虚弱。” “医师说是四处征战时寒气入体,年轻时身子火力旺不显,现在年纪大了承受不住所以得病。” 对于中医的理论允也不懂,他听到结论是好些了就说道:“既然好些了就好,在家里慢慢将养着。” “不过即使是养病也不能总在屋子里面闷着,现在虽然天气还有些凉,也不能总闷着,不能出去转,在大厅等地方大的多转转。” “并且一定要注意通风,屋子里面千万不能留太多服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