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2 / 4)
儒家学者出于对夷狄的排斥,默认他为嫡子。) 但是朱尚炳记得自己的父亲同嫡母的关系并不好。从他记事开始,他的父亲就很少同嫡母见面,即使偶尔见了面也没什么话好说。朱尚炳去拜见嫡母的时候总是见到她默默的望着北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然后听到了他的声音之后回过头来,温言和他说些什么。 他的亲生母亲邓氏倒是很敬重她,私下里会和他说有时去拜见嫡母。朱尚炳也因此经常与嫡母见面,直到他被送到京城与其它的亲王世子一起养育。 等到他再次见到嫡母的时候,就是父王病逝,随行的太监拿出祖父的圣旨命令嫡母殉葬的时候了。 听到殉葬的旨意,他的亲生母亲虽然并未如同一般的女子一样哭天抢地,可是也极尽悲伤。可是当朱尚炳看向嫡母时,却见到她无比的平静。 在最后上吊自尽时,他还听到了嫡母使用蒙古语轻声说了什么。在场的宫女、宦官都不懂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被她教导过精通蒙古语的朱尚炳却知道那句话的意思:大哥,咱们终于可以团聚了。 也因此,朱尚炳虽然身上没有流着蒙古人的血,但是对于蒙古人的了解远在其它的大明宗亲之上。所以他在知道了允意欲在西北封亲藩的时候毛遂自荐,因为他自信没有人会比他更擅长对付蒙古人。 但是朱尚炳现在仍然很纠结要不要答应黑的儿火者的这个条件。 实话实说,朱尚炳本人并不在意自己的儿子娶一个蒙古女人为正妻,这其实对于他们一脉平定西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一个黄金家族的儿媳妇可以让他的后代也拥有黄金家族的血脉,更加有利于蒙古人臣服。 可是朱尚炳却担心允的反应。儒家一向反对娶外族的女儿为妻,唐代时期的河东汉人世家拒绝迎娶李唐皇室的公主,把李世民气得半死,允身为皇帝,不能不考虑大臣们的意见;不过后一个担心更加重要:那就是允对于秦藩国实力的容忍程度。 秦藩与蒙古人合流,有可能加快秦藩征服西域的速度,造成秦藩国的实力超过中央的控制,允能不能接受这一点朱尚炳还不敢确定。 在沉默了良久之后,朱尚炳对黑的儿火者说道:“黑的儿火者大兄,我还是不敢擅自接受你的最后一个条件。” 黑的儿火者有些恼怒的说道:“秦王殿下,我的条件已经非常优厚了,但是你还是拒绝我的孙女嫁给你的儿子,你是看不起我们蒙古黄金家族吗!” 朱尚炳抿了一口杯中的酒,站起来对黑的儿火者说道:“并非如此,只是,”他苦笑着说道:“我与你们不同,你们可以不听从大汗的号令,至少给自己的儿子娶媳妇可以自己决定,但是我们汉人不同。这件事,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