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传国玉玺(2 / 4)
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后来袁术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之后就是五胡乱华,传国玉玺在各家流转。……。最后隋统一全国,玉玺归隋。” “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贞观四年萧后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大乱,朱全忠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建后梁,夺传国玉玺。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到了后唐。” “清泰三年(西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于宫中**,从此传国玉玺就下落不明了。” “之后历经后晋、后汉、后周、宋、金、元六朝,都没有传国玉玺。谁料想,今日在这洛阳城畔传国玉玺竟然重见天日。” 蹇义转过头对楚智恭喜道:“楚指挥使发现传国玉玺,居功甚伟,想来陛下不吝惜封爵之赏。” 楚智听到蹇义的话,想象自己封爵的美好日子,一时间心驰神往。 四百多年没有见过天日的传国玉玺重现人间,足以表明大明正统,表明陛下正统,对于刚刚有人叛乱的大明这是多么及时的宝物,对于陛下这是多大的臂助。直接封侯爵都没人有意见。 但是他马上清醒过来。梦想是美好的,也很有可行性,但是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要是真的封爵有望,但是若是最后查证出来是假的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但是楚智自己又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又不愿意放弃这个立功的机会,又不敢在自己身边放着。他眼珠一转说道:“蹇御史,这个传国玉玺发现的时候你也在场,也是有一份功劳的,不如蹇御史与我一起上书。我楚智不独享这个功劳。” 然后他又对河知府说道:“尹知府也一起联名上书吧。” 蹇义与尹泰对视一眼。他们也有同样的担心,虽然他们与自己记忆中的传国玉玺相对比,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就连王莽、曹丕、石勒等人先后在传国玉玺上篆刻的文字也都发现了,不管是文字还是笔体都是对的,但是他们也不敢确定这就是真的传国玉玺。 可是这个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太大了,即使只是占到一点边也一定是有肉吃。 蹇义犹豫了一会儿说道:“不管这是不是传国玉玺,都一定是前朝流传下来的玉玺。最后一个定都洛阳的王朝就是后唐,至少多半是后唐的玉玺。” “既然如此,不如在奏折中写这是在洛阳城外发现的玉玺,臣指挥使楚智、御史蹇义、河知府尹泰等人疑其为传国玉玺,请陛下察之。” 楚智仔细想了一下,觉得没有漏洞,马上命令随行的卫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