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封赏与处罚(4 / 5)
。 至于文人们的怀疑并不重要。两个重要当事人,允和朱棣都是这样一口咬定,文人们还有什么办法?顶多是在自己的日记里边写下来而已。允也不在乎,他只要一个能够交待的过去、不影响皇室团结的理由就行了。 当然对于朱棣的惩治还是要的。朱棣本人亲自上书以自己老迈多病为由辞去了燕王之位,朱高炽以自己身体不好、无法担当大任为由辞去了燕王世子之位。朱高煦则先封为燕王世子,然后又加封燕王,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至于这个理由能不能糊弄住不明真相的人,允觉得还是可以的。朱标洪武二十五年(西元1392年)过世,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过世,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过世,今年是建业元年(1399年),按照他三个哥哥的惯例他再过两年也该死了,现在身体不好有什么奇怪的!虽然历史上朱棣又活了二十多年。 至于朱高炽身体不好是有名的,更加可以糊弄过去。 不过对于让朱高煦继承王位还是有人有不同意见。徐晖祖就找到允说道:“陛下,高阳郡王为人虽然有勇有谋,善于带兵打仗,但是为人有些暴虐,骨子里也是桀骜不驯的人物,陛下以其为燕王要三思啊!” 允根据历史上朱高煦的表现当然知道他的为人如何,但是他别无选择。对外公布的理由只不过是糊弄鬼的,实情大家都知道。而朱高煦在平叛之中立下了很多功劳,又是朱棣三个儿子中唯一一个在朝廷这一边的,不以其为燕王以谁为燕王?并且既然允没有宣布朱棣叛乱,就必须任命一个燕王。所以只能是朱高煦。 不过允说道:“徐爱卿,朕对此有数。” 决定了对叛乱的定性之后,下一步按理来说应该是论功行赏或者处置叛军了,但是允却做了让很多人纳闷的事情。 允下令:在燕王三卫中寻找一对父子,父亲的年纪大概是三十到四十岁,儿子的年纪是十六岁往上,父子二人此时都在燕王三卫,父亲大概是百户左右的官职,儿子是一个普通小兵。另外,父子二人都姓孙。“一定要找到,死活勿论”。允说道。 并且允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非常紧张,面部表情把他的紧张完完全全的显露了出来。就连一直跟随允的王喜在也只是第三次见到允这幅表情。第一次是他在得知吕妃要害他的时候,第二次是在朱元璋临死前他被紧急通知从泗州祖陵回来的时候。就连这次平叛他在得知朱棣可能造反的时候都没有这样过。 允下了命令之后,燕王三卫的人自然就开始琢磨谁符合允的条件。然后一对父子就这样显露了出来。 “什么?陛下要见我和我儿子?怎么可能!”正在和儿子孙睿一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