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兖州城上(3 / 4)
他们已经在兖州城下顿兵十天了,但是除了毫无进展,并且随着招募来的民壮越发的熟练,他们打下城池的把握越来越小。” “并且咱们已经知道了陛下已经任命了景川侯曹震为统帅(他们忽略了朱贤)统兵北上平叛,叛军大概也知道了,所以继续顿兵兖州城下绝不可取,撤退也是理所当然的。” 铁铉说道:“要不要派兵出城追击一下?” 盛庸说道:“派出骑兵跟着倒是可以,不过以步兵进攻的话恐怕是不行。” “他们成逆的人并没有放松警惕,你看,他们的五军之中,一直有一个军是戒备着的。” “并且咱们城中的兵不过是不满员的鲁王三卫,这些日子伤亡的也不少,那些民壮守城还行,派出去野战恐怕一万人都吃不下他们一千人,所以追击只能是派出去所剩不多的卫所兵。” “但是成逆的骑兵也不少,再加上他们又警惕,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铁铉也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所以他听到了盛庸的话以后也就不打算派兵出去了。况且他的身份是山参政,而现在他们手底下的兵都是鲁王三卫的兵,他也指使不动。 城外的成逆叛军花了多半天的时间,才把整个营帐都收好,然后一批一批的撤退。其实拔寨不怎么费事,但是如何安置那些受伤的士兵可是很费脑筋的。伤兵可不能像一般的士兵那样自己走,所以他们的速度很慢。 一直在城头上看着他们撤退的盛庸都有些心动要派人去追击了,不过最后还是忍了下来。他又不是山都指挥使,守住兖州城就是大功一件,贪功可不是什么好事。 相比较他来说,铁铉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了。在提议出城追击被否决之后也就不关心他们怎么撤退了,下了城墙去处理兖州城的事情了,一直到伴晚才再次上了城头。 铁铉拿起望远镜看了看远去的成逆叛军,说道:“他们是真的撤退了,终于可以稍微放下心来了。” 盛庸接道:“是啊,可以稍微放下心来了。接下来,就等着景川侯的大军上来就可以了。” 铁铉松了一口气之后,也想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他说道:“陛下发明的这个千里眼还真是好用,之前要不是有它,成逆叛军的第一次进攻就可能成功了。” 盛庸也叹道:“是啊,要不是有望远镜,估计第一天都有可能失手。” 盛庸不光是在感叹这个,他同时还在感叹自己竟然能够真的挡住谢成率领的大军的进攻,即使他有城可守,但是对于他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武将来说,可是从未想象过得。 盛庸这样看低自己也是有道理的,他在《明史》中的传记头一句话就是“盛庸,不知何许人。”然后就全部都是他在靖难之中的表现,可见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