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科举新制度(2 / 3)
夏分省录取的开端。 单单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分省录取不是一个好办法。江南的那些科考大省,可能随便一个举人都比北方省份一般的进士还厉害。并且史上明代中后期,除了有过几个山硒出来的首辅之外,其他的首辅都是南方人,足以说明南方比北方要厉害。 但是科举,或者说选官制度从来不是仅仅是选拔合适的官员。西方国家一直都是封建制度,领地就是封地,所以封到这里的人必然会保护自己封地百姓,哪怕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剥削封地,也会尽量在更为高一级的会议中,比如法国的三级会议,争取利益。 东方从秦始皇已来都是君主独裁,从汉武帝开始更是完全取消了封建,中央也根本没有西方那样的为了调和矛盾而产生的各种会议。 不过办法都是人想的,大家很快发现了其实官员就可以起到民意代表的作用。老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本地出来的官员就会出来在朝堂之上声援,保障本地的利益。而一个地方如果长期没有人出来做官,外地来的县官在压榨地方的时候顾忌就小一些,地方上百姓和大家族受到的压榨就会多一些,所以一个地方有没有人在当官很重要。 对于皇帝来说,至少保证每个省份都有人为官也是很重要的,这可是聚拢人心的好手段。史上苷肃单独立省以后七十多年都没有人考中进士,玄烨拍板分省录取,然后苷肃全省都唿喊‘圣上天恩’,甘陕绿营也成为了满清最信任的非旗人军队。 现在允看向台下站着的大臣。经过这么一会儿,大家也缓过神来了。齐泰等辅官因为是允的亲信大臣,算是内臣,所以不便于首先开炮。所以最先说话的是吏部尚书练子宁。 练子宁说道:“陛下,科举之事,本为选拔贤才。众所周知,这贤才不是每个省份、每个州府平均分配的,若是限定了地方,那么将有贤才不能脱颖而出,陛下三思啊!”练子宁是茳西人,茳西也是科举大省,虽然分了南北榜,但是挤占广西等地的名额还是可以的,所以坚决反对分省录取。 景清马上说道:“陛下此举甚好。虽然科举是要选拔贤才,但是也要注重公平。臣觉得分省录取就是兼顾了公平与选拔贤才,甚好。”他是三秦真宁人(今苷肃正宁县),他们甘陕地区即使是分了南北榜,也很难竞争的过山硒、北平、山东等地的人,所以几乎要举双手欢迎了。 这种利益忧关的事情,人品与品德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大家都死命的为自己的家乡争取利益。虽然文官们不可能当众大唿小叫的,但是每一个官员都积极为自己的地方争取利益。 像方孝孺、暴昭,这样分别出身南北方的科举大省的人,都反对分省录取;而像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