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杨栽(2 / 3)
,说道:“启禀陛下,臣出使满者伯夷国的时候,当时该国的国君还是西里八达拉,现在据三佛齐使臣施进卿所言,已经是维克拉玛法哈那,臣并不知道其国君如何,只是曾经出使的时候听闻其国的太子十分有本事,不容小觑。” “对于其百姓,十分好斗,臣出使过南洋许多国家,都比不上满者伯夷国的百姓好斗。……” 杨载说了许多以后,不知不觉的紧张缓解了好多。 允于是说道:“那依你之见,满者伯夷国会听从我大明的旨意退兵吗?” 杨载挣扎了一会儿,说道:“陛下,以臣观之,不少的同僚都过度乐观,臣看这满者伯夷国是绝不可能退兵的。” 允点点头,表面上没有其他的反应,不过心下却在思量。 其实真正明智的人都觉得满者伯夷国绝对不可能因为大明的一道旨意罢兵,那太扯淡了。但是大家都不说实话,只是在说着出使一定成功的事情。不过他们对于允准备调兵遣将的事情一点没有进谏。 允也不知道杨载是因为只有他们君臣二人在而说实话,还是真的就实诚到了一定地步。‘不过既然你能成功出使这么多个国家都顺利完成任务,那么看起来应该不是第二种。’允想着。 允是有培养杨载的心思的。大明的外交十分初级,允根本看不上眼。要是就是只是周边的这几个国家也就罢了,但是允有更大的目标,那些大明的军队一时半会儿还到不了的地方外交就十分重要了。 所以允想要培养出适合自己想法的外交人员。允又问了杨载几个问题,不是完全与出使满者伯夷国有关。 杨载的回答在允看来也就是差强人意。‘看来旧人是不能大用的,还得培养新人。’允想着。 之后允就说道:“杨司正,这次朕派遣你去出使满者伯夷国,宣读圣旨,你自己也说了满者伯夷国多半不可能遵从圣旨,所以朕是一定会派兵主持公道的。” “就算你们在大明的天兵到之前就走,也有可能因为满者伯夷国的人恼羞成怒而遭遇不测。所以朕允许你们在不辱国体的前提之下灵活一点,以保全使臣团队的生命。” “若是有回来的其他人乱说话,朕也绝对不会难为你的。”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虽然张骞并未完成任务,但是汉武帝丝毫未曾责怪于他,还另派他再次出使西域,后来又封了博望侯。朕就比不上汉武帝吗?” 允本来只是打个比方,不过自己说完了话却想到了什么。 杨载听了允的话,十分感动。自从隋唐以来,出使不成功就让使者背锅的事情太多了,朱元璋虽然还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但是允可说不准。 杨载其实也是在乎自己的生命的,本来就没有想把生命送在满者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