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四国使臣(2 / 4)
还清晰吗?”意思其实是怀疑他在说谎。 郑易其实也不知道自家的族谱是不是真的,但是马上说道:“陛下,族谱为一族的根本,就算丢了全族大多数人的性命,只要有一人能活下,也要保全族谱,岂会不清!” 允又刁难几句,郑易一一回答。然后允才说道:“既然如此,朕准了你们去直隶徐州沛县寻亲,但是你们到底是不是子产之后,却不是朕说了算的,还要当地的郑家核对族谱才行。” 并且允已经下定决心,稍后就派亲信的人秘密去沛县让当地的官府在刁难一下,然后让郑家再刁难一下,最后装作不情不愿的态度接受他们是子产之后。整个过程起码要持续多半年,充分让朝鲜郑家意识到多么不容易。 不过此时郑易还不知道允有这样的想法,也不知道今后的快一年的时间他都在沛县焦急的等待着,所以高兴的退下了。 第二。第三个上来觐见的是暹罗、占城的使臣。接见他们也首先是走流程,然后才是说正事。 暹罗使臣很关心的是三佛齐的事情。因为大明的文官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需要保密的,允也觉得不太需要保密,所以三佛齐派出使臣求救这件事情他们都已经知道了,也知道允的大概意思是要‘主持公道。’ 暹罗也是中南的大国,所以对于这件事非常关心,小心翼翼的询问着允的打算。 允也正好有意要动员一下南边的藩国,如果满者伯夷不听话的话。总不能让这些藩国就会从大明拿好处,一点义务也不付出吧。 虽然这个年代,朱元璋不是什么大方的人,给藩国的回赠大概价值与他们进贡的东西差不多,但是那是以大明的标准来衡量的,大明回赐的东西在南洋的价值都很高,其实藩国还是占便宜了。 所以允稍微点了几句:如果7对大明的‘公道’不理会,仍然执意要攻打三佛齐,那么大明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到时候暹罗也要尽‘藩国的义务’。 暹罗的使者听到允的话,根本不敢做出任何回应,满怀心事的退了下去。 至于接下来的占城的使者就与暹罗的使者不同了。占城的使者虽然也知道了三佛齐派出使臣求救这件事情,但是占城本身就是小国,大概是今天的越南南部地区,最大的敌人就是安南和真腊,所以毫不关注三佛齐与满者伯夷的事情。 占城关注的是,大明要在南洋主持公道这件事。安南自从黎家执掌大权以来,就像吃了枪药似的,进攻附近的国家,颇有‘用对外战争转移国内视线’或者‘国内问题国外解决’样子。 占城就在安南的南边,国力又弱,所以时常被安南攻打。要不是现在真腊衰落了,安南也会出兵去攻打真腊,占城现在还有没有都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