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接旨(2 / 5)
好了。咱们朝鲜那么多家族都声称是大明的那些声明显赫的人物的后代,只有我们骊兴闵氏得到了本家的承认,真是太好了。” 原来此时朝鲜人和后世一样,一直想和华夏的名人有关系;不过此时他们还不敢宣称孔子是朝鲜人。 所以他们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和华夏的名人套上关系,那就是宣称自己是某个华夏名人的后代。当然,也许他们并不是瞎说的。 骊兴闵氏就一直声称是闵损的后代。闵损,字子骞,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之一,以孝顺出名,事迹进入了二十四孝之中。 现在闵损的直系后代承认了骊兴闵氏也是闵损的后代,这让身为骊兴闵氏的闵妃非常高兴。正如她所说的,只有骊兴闵氏得到了华夏本家的承认,这相当于抬高了骊兴闵氏的门第,她怎能不高兴呢! 这当然是允想出来的方法。允不想在拉拢朝鲜豪族上花费太多,但是又要拉拢他们,于是就想到了承认他们是自己声称的华夏名人后代的办法。 这种事情惠而不费,既让他们感激,也能让这些朝鲜豪门和大明扯上关系。 并且对于允来说也是十分简单的,他只需要派人到山东找到闵氏当代的主家,然后说可以让闵损陪祭孔庙,并且给予闵家一个世袭的翰林院的官职就行了,就像是颜家一样。 闵家当代家主闵林俊马上就同意了,然后写下这封信让允派去的人带回。 允然后让杨本带着信来到朝鲜,并且让朱观交给骊兴闵氏的人。接下来就是李芳远看到的情况了。 李芳远虽然和李成桂相比仍然差的不少,但是昨日李成桂刚刚提醒过他要防范明国拉拢朝鲜的豪门,所以顿时怀疑这是明国的拉拢策略。 但是李芳远思考了一下如何避免这种拉拢之后却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办法。 人家愿意认祖宗,他还能阻止不成?今后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确实是某个名人的后代然后去明国祭祖,他还能阻止不成? 所以李芳远十分烦躁,吃到一半的饭不吃了,扔下碗筷大步走了出去,让闵氏很是诧异。 李芳远不愿意遇到什么事情都去求助自己的父亲,所以独自思考如何防范明国对于朝鲜豪门的拉拢。虽然仍然没有找到对于允这一招的办法,但是总也是有些收获。 第二天李芳远很早就醒来了。他看看时间,到该起来准备的时候也差不了多久了,于是起床先练了一下武。他也是从小练武的人。 等到了时间他换上衣服,进行接旨之前的仪式。 挨到快到中午的时候,杨本手捧圣旨来到景福宫门口。 杨本在规定的位置站定,然后说道:“权知朝鲜国事大臣李芳远接旨。” 李芳远紧握了一下拳头,然后跪下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