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以一人敌一群(3 / 4)
年龄取得度牒。但是这只不过是有没有人查的事情而已,真要是查哪个寺庙道观查不出点儿问题? 允已经决定对于他、尚炳、朱松打过招唿的这些寺庙道观,要是有不听话的,狠狠地处理一批。 “这件事情不是很急,依照他们办事的快慢,总得三四个月以后才能成行。只不过我怕我忘了,现在就和你说了。” 秦松还是说道:“是,陛下。” 允此时又想起一事,说道:“有件事情差点儿忘了,不过和锦衣卫无关。你拿纸笔拟旨。” 秦松马上拿起纸笔。允说道:“兹令平凉、沈阳、南阳、安陆、洛阳,停建王府。”然后允对秦松说道:“你待会儿出去的时候把这递给王喜,让他去送到中书科那里,拟成正式的旨意再来我这里加盖玉玺。” 朱元璋在位时,册封了所有的儿子为王,并且选定了封地,然后在洪武二十四年和洪武二十八年分为两批下令给未就封的亲王提前修建王府。 以上地方,都是内陆的安逸之地,沈阳靠近边境一些,但是北边还有刚刚被改封为英王的朱松,所以也不需要一个王爷。 允现在已经就封的不好不给安排地方的情况下随意撤封,但是这种上未就封的就不会让他去就封了。 然后允问道:“这些天城里有什么事情嘛?” 秦松说道:“最近京里除了朝堂上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 允看他说话吞吞吐吐的,笑道:“是什么事?和朕有关?” 秦松好像是冒着冒着杀头的风险似的,说道:“陛下,因为陛下此前做出尚佳的诗词数首,被认为是当世诗词大家;而这次先帝驾崩之后,陛下却并未有悼念先帝的诗词,有些文人,有些文人,说,陛下对于先帝并非非常孝顺。” 允一听是这个事情,在对这些无事生非的文臣感到厌烦的同时,自己也颇为无奈。他当然对于先帝得死十分悲伤,毕竟六年的相处。但是他就是想不起来悼念长辈的诗词,他明明记得看过几篇悼念的诗词的。 自己做的话,水平和之前的相差太远,还不如不做;找人代笔,万一被人揭发出来,那更是完蛋。 秦松在说完了事情以后,马上又补充道:“不过这只是部分无聊文臣的说法。大多数文臣,还是觉得陛下是想做出最好的诗词献给太祖皇帝,所以至今未有诗词传s-i。” “陛下,可需我搜集这些文臣的罪证,然后治他们的罪?” 允摆摆手说道:“不过是酸腐文臣的无聊之说,处理了这帮人反而不好,由他们去吧。” 正事说完了,允一向是从各个方面笼络自己的亲近大臣,所以此时和秦松聊起了天。允说道:“你儿子有七个月了吧。” 秦松说道:“是,陛下,七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