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过山東(2 / 3)
辫子的,说不定允自己就在其中。他还以为能隐匿行迹,也不看看做叔叔的在青州多久了。” 允要是听到了朱的话,肯定要气的吐血,并且改变自己‘微服出行’的计划。不过他并未听到朱的话,所以他现在仍然在‘微服出行’。 允出了青州府,就北上往滨州而去,并且时不时的就‘微服出行’。这一日路过博兴县,允又是带上些许侍卫深入基层了。 县城北门的一个小茶馆里,允正一边喝茶,一边和茶老板聊天,也了解了这一带的老百姓过得还算可以。这时,听到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老板,上二十碗茶水。” 茶老板赶忙上去上茶水。允回头,见到大约二十名大汉气喘吁吁的坐到南边的几张桌子旁边的椅子上,茶老板把茶水端上以后他们马上拿起碗一口气把水喝下。 允听一人说道:“这齐王也忒不是人了,正是大夏天的让我们服徭役。” 另一人说道:“你叨咕这还有啥用。总算是徭役服完了,赶紧回家干活是正经。” 允走上前说道:“几位壮士在这里骂齐王,不怕齐王知道后治你们的罪?” 一名大汉估计是没注意是谁说话,接道:“山东地界儿骂齐王的多了,他也抓不过来啊;只要不是在益都就没事儿。”这人说完了才发现问话的人口音并非是山东口音,转过头来看向允。 一名大汉上下扫了允几眼,然后问道:“这位公子是何人?” 允看这人像是这伙人领头的,回道:“我是北平滦州府的秀才,姓孙,有亲戚在临淄县,正好有同学想来山东游学,所以结伴来山东。”并且再次用上了自己前世的方言。 那人听允这番话没有破绽,说道:“确实是滦州口音,不过公子看起来孔武有力,不像是秀才,反倒是像习武之人。” 允问道:“还不知壮士何名?” 那人犹豫了一下,说道:“不敢当壮士之称,叫我唐才常即可。” 允回道:“谁说读书人就不能习武了?当今圣上可是推崇文武双全的。” 顿了顿,允又道:“刚才壮士说我确实是滦州口音,莫不是壮士还去过永平府不成?” 那人打个哈哈说道:“我们曾在滦州一带服徭役。” 允觉得这人的表情有些问题,但是话并无问题,也没法继续问。然后又聊了两句,允结账与大部队会合去了。 等允他们一伙人走了,另一名大汉低声说道:“大哥,这人会不会是朝廷的探子?” 唐才常也低声说道:“我看不是。朝廷的探子哪有这样的人?那言行举止,简直就在告诉大家‘我不是一般人家的人’。不过他多半不是什么秀才,估计是什么世袭武将家的人。” 那名大汉又问道:“那大哥把自己的姓名告诉他会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