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凤阳与兖州之前(2 / 4)
现在估计已经跳起来了。 允还从来没有被这许多的人同时山呼“千岁”,在被惊吓了一下之后,顿时觉得好威风啊!一下子陶醉在了这无边的威风中。 ‘怪不得刘邦去了一次关中见到秦始皇出行的样子后,就感慨的说道: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原来真的是很爽啊!’允想着。 之后允发表了几句讲话,接见了百姓代表中的百姓代表十几个人。 允说道:“诸位父老,陛下虽在京城,但是一刻未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若是有官员不法,胥吏不廉,尽可以和孤说。” 为首的这个已经年近七十,名叫徐薪,据说和老朱当年一起要过饭的人说道:“回太孙殿下的话,我们的日子过得都好,没有官员不法,也没有胥吏不廉,就是人口太少了,看着那么多的上田荒着待着不得劲,想开垦又没人。殿下能不能让地方官把这里的水道再修一修,让我们能用水更便捷。” 允斟酌着说道:“孤回去和陛下一定诉说。”不过允虽然如此说了,但是他肯定老朱一定不会同意的。 凤阳的水利设施已经是全国整修最多的地方了,比产粮要地苏松一代还频繁,再多就不合适了。 之后就是说的是一些车轱辘话了,没什么用处。允本来想问问老朱当年要饭的时候是啥样的,但是想想徐薪或许和自己子孙吹牛逼的时候敢说,但是和外人可不敢说当年要饭的事情,所以也就作罢了。 之后允接见了中都留守司的文武百官。此时中都地区官位最高的中都留守空缺,首个走进来的人就让允大吃一惊,因为这个人走进来后行礼说道:“臣中都留守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盛庸见过皇太孙殿下。” 允惊道:“你是盛庸?” 盛庸奇怪的说道:“臣确实是盛庸。” 允回过神来,盛庸,这可是‘靖难’名将啊,与朱棣连番大战,正面交战虽然是有着兵多的优势,但是面对本身是名将的朱棣能不分胜败也是不易。虽然现在因为老朱没有对开国名将进行第二遍大清洗,致使允不缺大将,但是多一个毕竟是好的。 允于是亲切的和盛庸交谈了一番,盛庸自个儿一个劲的瞎想,以为是朝中哪个勋爵和允提过自己的名字,才让允如此重视。 之后几个人允正常的接见了,然后又有一个人引起了允的主意,这个人就是郭洪涛,之前担任过锦衣卫指挥使的人。 前文说过,洪武后期的锦衣卫手里没有那么多秘密,所以这一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倒是死掉的不多(注1)。但是郭洪涛是自从胡惟庸案结束以后当锦衣卫指挥使时间最长的人,能保全性命很不容易啊。 允记得郭洪涛的本事还是很大的,做个侦察工作还是胜任的。允虽然不会再让他当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