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面子?(2 / 4)
皮,腰插手枪都搞不到钱,那其他单位怎么办?区里市里怎么办?老指望财政拨款,财政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还指着你们的罚没款呢。
第二种叫事业编。
也算是正式民警。
这种事业编,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是最接近政法专项编制的,算是预备干部身份,一般需要在公安系统内部论资排辈,什么时候有专项编制了,什么时候转正式干警。
这样的事业编,在公安系统内部是可以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
边城市公安系统的队所头头,不少都是事业编民警。
另外一种事业编,没有财政全额拨款,通常只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拨款,这种地位就比较低了,通常只是普通民警,提拔成领导的机会不多,希望不大。但还是有上升的通道。
最后一种,就是临时工,俗称“地方编”。也有警衔警号,在西城区有执法权,然而一旦出了西城区,这执法权别人就不认。
基本也没有上升通道。
不过在普通群众眼里,这种一样算是警察,一样有威慑力。
然后就是“泛滥成灾”的联防队员。在老百姓看来,联防队员和派出所是一家。其实这还真是个误会。理论上,治安联防队是不归派出所管的,直接领导机关是红玉街道办事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治安联防经费收上来之后也是归综治
办,不是归派出所。
不过,根据天南省相关红头文件的规定,治安联防队的队长,必须由正式民警担任。
所以,这又和派出所扯上关系了。
再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明显也不可能将派出所排斥在外。
派出所才有执法权,联防队和联防队员是没有执法权的,只能“联防”。
为了方便管理,理顺层级,很多地方都是将治安联防队委托给派出所管理,让他们两家合一家,综治办变成纯粹的办公机构,不负责具体的治安管理工作。
要抓人要出警要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派出所的事。
综治办只负责出文件和协调。
当然还有开会。
然而在派出所,联防队员并不是“最基层”,因为城区大多数联防队员,都是有单位的。从各个单位抽调过来,担负治安联防的责任,和后世许多地方的所谓“联防仔”,不是一个概念。
至不济,在原单位也是个临时工身份,总之有组织。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