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看好(3 / 4)
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贾环解释道:“所以,我答应何相的同时,请他给我一年的时间来发展《真理报》。我们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的结果努力。
我的想法是分三步走。第一,要站稳脚跟,打出真理报这块牌子。第二,要扩大影响力,用其他事试探水深。第三,才是舆论轰炸,论战。”
贾环罗列出步骤、时间表。与诸位同学探讨着策略。能不能成功,贾环心里其实有点底。
因为,增收商税,说到底,还是维护周朝的统治。只要“团结”统治阶层的大多数,达成共识,征收一点点商税,不至于激起太强烈的反弹。
永远都要明白一点:反对的,和赞同的,都是少数,间派才是大多数。所以,发动舆论,是争夺间派,形成合力,达到目的。
时间在讨论慢慢的过去。案正在不断的形成。贾环开始一块块的分派任务。办报纸不是简单的差事:银两,工匠,编辑,稿等等,千头万绪。
罗君子给贾环抓了壮丁。而卫阳、许英朗、纪鸣都不参与。卫神童要专心攻读。许、纪二人在官场,不便于掺和。但是,讨论事情,贾环还是要叫他们过来,这是团体的认可。
在与翰林院的魏翰林,萧梦祯接洽后,真理报的事情,慢慢的筹备、运作起来。
…
…
这天傍晚,天下着小雨。许英朗在宣武门里街的三元酒楼宴请好友乔如松。
他们俩是多年的好友。二楼的雅间,可以看到细雨如丝,弥漫在栉鳞次的房舍。
八仙桌,摆着清蒸鸡、萝卜丝鲫鱼汤、爆炒腰花、时令青菜。一壶黄酒。色香味俱全。令人胃口大开。
乔如松哧溜的干一杯酒,问道:“过两日《真理报》开始编稿。谦,你觉得此事能不成?你父亲觉得呢?”
许英朗合着鲜美的鲫鱼汤,摇摇头,叹道:“友若,这事难!子玉有些过于乐观啊!想来,何大学士待他甚厚,他怕是难以推不了。我们呢,尽力帮子玉。哈,总不见得,论战的时候,还要我们这些喽啰下场!
你知道吗?朝堂,刘、韩两位大学士对此事不赞同。这两位的品行,天下所公认。他们都是这个态度。而宋天官直接说何大学士是心态膨胀,忘乎所以。”
宋天官是吏部尚书宋溥。这是外朝少数可以不给宰辅面子的大佬。
乔如松苦笑一声,“这话说的!”
以他看来,何大学士的做法并没什么错。何大学士是秉公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