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芳园应赐大观名(下)(3 / 8)
坐下与贾府姐妹说笑的薛宝钗,林黛玉,越发显得如花似玉,与众不同。
贾元春心里好笑。她的那位庶弟倒是好眼光,早早的就让她做媒,和宝钗定下婚事。不然,以宝钗这端庄、稳重的性子,和宝玉倒是极配的。她在宫中也放心。
至于黛玉,似有娇怯之症,并不在她考虑的之中。
宝玉愁思之时,宝钗、黛玉等人都是走过去看了看。回到座位边,探春微笑着轻声道:“二哥哥只怕是才思枯竭。宝姐姐要不要帮他看看?”长姐器重宝玉,她当然是看得出来的。若是宝玉写不出来,未免扫兴。但是,诗词之道,她是比不过宝姐姐和林姐姐的。
相比较而言,自是宝姐姐更好说话一些。
宝钗穿着浅黄色的外衫,端庄秀雅,肤白貌美,明丽无端,与黛玉相比,是另外一种风情,轻笑着摇头。
有些大局可以顾,有些大局不能顾。她当然是分的清楚的。她很清楚那个在寒风中帮她戴好帽子的少年与他嫡兄之间的“矛盾”。她的立场自是很清晰的。
宝钗和探春的关系处的很好,又知道探春为人精明,也没拿场面话糊弄她,指点道:“三妹妹要是有心,可以给宝兄弟列几首樊川文集的诗句以供参考。”
探春笑着点头。樊川文集就是杜牧的文集。词藻清丽,英发俊爽。她自是读过的。很应景。不会写,难道还不会背么?当下列了几首杜牧的名诗给宝玉开阔思路。
宝玉正愁的不行,见探春送来参考诗文,喜道:“好妹妹,还是你靠的住。”
探春禁不住轻笑,道:“谁让你素日得罪宝姐姐、林姐姐得罪很了。”她弟弟的成就、志向,不在于这贾府之内,也不在于和宝二哥争宠之上。与嫡兄不和,对三弟弟而言,不是好名声。
宝玉一边叫屈,一边提笔刷刷的写,“我何曾有?”得罪林妹妹是有的。得罪宝姐姐从何说起?
大脸宝有点没搞清楚状况。
…
…
正殿内诗词写完后,贾元春命探春另外用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让太监传与外厢。
贾政、贾赦等人自是称颂不已。贾政时机的进献《归省颂》,让太监传到里面给贾元春。
贾环在座位上就是微微一笑,这《归省颂》怎么出来的,他和贾政的心腹幕僚白师爷聊过,自是清楚的很。内容大致有数:歌功颂德的文章。话说政老爹的三观还是很正的:忠君爱国。
读书人敬文字。就算贾环如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