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以工代赈

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以工代赈(4 / 5)

其余商人也纷纷投资作坊,尤其是丝绸作坊,因为丝绸还是与少数民族交换的最大宗商品,在这里投资纺织作坊,去哪边都近,这是纺织业的战略要地。自由之美也是对这里进行大量投资。

你要在这里大兴土木,需要的是木材,虽然韩艺将会在这建设中,大量使用砖瓦、水泥,但木头还是不可少的。

但是先前武媚娘就说了,蝗灾也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并且还承诺,一定要维护河南生态环境,因为河南是最早开发的,生态环境肯定不如江南、岭南等地。当然,这不是武媚娘提出的新理念,保护生态的理念在中原是自古就有,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齐桓公、管仲的时代,而且,你要将这里打造成贸易的中心,这环境太恶劣,那也是不行的,但这个就很矛盾。

最后韩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拨出一些林地来给商人,但是,你砍一棵树,必须得种上五棵树木,费用由朝廷与商人平摊,光让商人出这钱,商人也不答应,是你让我来投资的,还不准我砍伐,那我怎么建设。

一比五,这就等于是在植树造林。

韩艺又规划处许多的林地来,要将这些地方种满树木,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防止洪灾。

这个是同时进行的,你要种树,就需要人工,这里又可以促进就业。

韩艺是将所有的事都放在这一块做,因为这人力多,又便宜,现在不修路什么时候修路。

与此同时,一些涉及到南海的商人,开始大规模的招人去岭南那边。

“啥?我能拿两贯钱一个月,还包吃住,你这是骗人的吧。”

一个模样憨厚的大叔,一脸震惊的看着一个年轻的小哥。

那年轻的小哥道:“郑大叔,皇后就这里,我们如何敢骗你啊!”

“可是我凭啥拿这么多钱?”

“就凭大叔你这二十来多年的种地经验啊!”

“这也值钱?”

这郑大叔已经蒙了,他祖祖辈辈都是农夫,他也就会种地,但是从未听人说过,种二十多年地,就能拿两贯钱一个月,还包吃包住,这种地怎么跟读书成一回事。

那年轻的小哥耐心的解释道:“大叔,尚书令说得不是很清楚了么,那边可都是荒地,需要开垦,人力的话,那边有不少奴隶,我们就缺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我们雇佣你,不是让你去种地,而是让你去教人种地的,这也是推广皇后主张修订的《普世法》。”

那郑大叔笑乐呵呵笑出来,敢情我还不用下田种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