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雷声大,雨点小(5 / 6)
点小,这边将韩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骂得是体无完肤,但是那边老老实实的配合新政。
他们确实是害怕了,长孙无忌、李义府、许敬宗,这些人难道还不足以警示他们么?
而且,这普通百姓都非常支持,因为新政对于百姓是最有利的,另外,新政还重新确立劳工法案,工人也是开心极了,他们干了一年的苦力活,被剥削的够惨了,如今总算是盼到这劳工法案,另外,朝廷还要普及教育,百姓支持的声音当时武媚娘新政颁布时,还要大得多。
那些反对的人更加不太敢声张,他们一没实力,二没人心,连舆论都是被韩艺掌控着,这还要强行出头,那跟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除此之外,在当初韩艺解决危机的期间,他还打造了一条高速通道,北至莱州,南至江浙,韩艺在这一条线,投入了大量的快马,反正如今的大唐是真心不缺马,自己有几个大马场,后来又拿下西北地区,扶植弘化公主在吐谷浑位,大家都是一家人,西北地区也不会限制对于原出售马匹,因为马匹能够换取非常多的原商品。
韩艺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将讯息传到地方,当然,像巴蜀、岭南这些地方,慢一点也无所谓,韩艺主导的是商业政策,看重的是那些商业发达的地区,但即便如此,那些地方接受讯息的时间还是以往要快的多。这虽然增加国库的开支,但是这年头讯息是钱,这一点点钱,可以换来非常丰厚的回报。
而且这一代商业较发达的地区,支持的声音是远远高过反对声,尤其是在表面,是说州县的心,这里的声音会显得非常突出,因为很多人在那一场危机,被迫来到城里务工,他们这些人是绝对支持新政的,因为他们是没有土地的人,缴税跟他们没啥关系,你们将我们土地兼并了,你们该承担这么多的税,这真是太公平了。
当地的地主们也都很开心,因为从新政来看,朝廷不但承认他们的土地合法性,而且还是暗示,以前的一切,朝廷既往不咎,他们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很多大地主们,不但兼并土地,还从事走私,这心里也不能虚么,这些人当然不会反对,那些想要反对的大地主,一看身边没几个出声,不服也只能憋着。
而且,新政的出现,加快了佃农制度的瓦解,因为实在是不太划算了,首先,这佃农不再具有纳税的义务,以往的佃农是不但要缴纳租金,还得负担税收,但是如今朝廷明规定,只根据地契来征税,而且在地主和佃农的租约,双方还得承担一笔印花税,土地的印花税又高,这让佃农和地主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