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教育的真谛(4 / 5)
韩艺道:“但是你们教得可都是圣人之言啊!”
“难道不对吗?”
韩艺笑道:“我想请问崔御史,这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崔戢刃微微皱眉,道:“不知韩侍郎有何高见?”
“倒是有一番高见!”
韩艺笑着点点头,仿佛又变成当初一个狂妄无知的小子,道:“我认为教育的意义,首先是要让学生长大之后,能够自食其力,这是最基本的,然后才是为君分忧,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不知各位以为我可有说错?”
李治他们都不敢轻易点头,因为韩艺太贼了,思索一番后,觉得这话确实也对,学生学本事,不就是为了将来能够生活的更好么,不禁都是纷纷点头。
卢承庆道:“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韩艺笑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问题是这一句话是基于个人修养已经达到极高的层次,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如果一个农夫这么说,那会让人笑死去。且你们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在儒道学术当中,可谓是人才济济,要想熬出头,实在是非常困难,因此很多人读了一辈子的书,什么孝经、论语都能倒背如流,结果到最后活活将自己给穷死,他们满腹经纶,可既没有自食其力,也没有给这个国家做出任何贡献,那不知学来何用?”
郑伯隅哼道:“就算有这种人,那也是他们自己不争气,为什么别人能够出人头地,他们却不能。”
韩艺道:“郑老先生,你作为一个老师,自然得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你怎么能够说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话来了。”
郑伯隅道:“老夫教学生的时候,你恐怕都还没有出生,老夫尽心尽力,无愧于心,你怎能说老夫不负责任呢?”
韩艺呵呵笑道:“你尽心尽力都没法帮助自己的学生自食其力,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到达非常严重的地步吗?”
郑伯隅当即一愣。
韩艺道:“其实原因很简单,这物以稀才为贵,你们来来回回教的就那么几本书,不管是一百年前,还是如今,而且学这些的人,都是冲着仕途去的,可是朝廷哪里容得下这么多人,能够入仕的只有少部分人,可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又该何去何从呢?你们这种方式只能教自己的儿子,父母当然希望儿子将来能够出将入相,这无可厚非,但绝不适合办学院,搞教育。
因为办学院是面向大众的,学生都是一些与你没有关系的人,可是你们既然办学院,就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