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证明之课(4 / 7)
板上写了三个字---宋襄公。
“宋襄公,你们应该都认识吧!”韩艺笑道。
尉迟修寂大咧咧道:“咋不认识,我听我爷爷说起过他,就跟猪一样蠢,一点也不懂得打仗,稳赢的战都让他给打输了。”
韩艺笑道:“你说的是泓水之战吧?”
“对对对!”
尉迟修寂连连点头道:“就是这泓水之战,我当时听着就捶桌子了,三岁小孩恐怕都比这宋襄公要强。”
韩艺目光一扫道:“大家也都这么认为的吗?”
有不少人纷纷点头。
崔有渝道:“我不这么认为,宋襄公何错之有,他信守道义,仁义为怀,乃君子也,若要说也只能说他技不如人罢了,决计谈不上蠢。”
也有不少人点头支持崔有渝的观点。
日!剧本不是这么来的啊!韩艺听得一愣。
因为他预计的是,这些学员肯定会大肆讽刺宋襄公,因为在后世的中国就是这样的,历史教材都是拿宋襄公当反面教材,春秋五霸,宋襄公是最窝囊的一个,说得就是跟猪一样,敌人过河时,你不去打,敌人列队时,你不去打,敌人列好队之后,你去打了,结果自己差点死了。这不就是猪吗?
但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认同宋襄公。
这都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因为后世的中国经历过一段屈辱史,因此老爱否定中国的过去,什么儒学毒害中国几千年,都不要外人说三道四,自己就先给否定了。
但是现在不同,现在的汉人那是世界上最骄傲的种族,他们肯定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他们都引以为荣,时代造就观念的不同。
慕容舟航突然站起身来道:“话也不是这么说,宋襄公不过假仁义,他希望能够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仁者,好让诸强服从于他,他没有齐桓公的实力,却想成为齐桓公那样的人,实乃不自量力,不自量力也是愚蠢的一种。”
崔有渝道:“君子不代表不能争,孔圣人不也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宋襄公用仁义去争,有何不可?纵使败了,败的也是光明磊落,楚国乃背信弃义,胜之不武。”
慕容舟航道:“何谓仁?难道就是不断的动战争吗?为了宋襄公自己期望的霸业,宋国子民付出了多少性命?”
长孙延在后面听着怪郁闷的,他律法课虽然也有互动,但是没有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但是韩艺都没有说几句话,大家就睁得面红耳赤。
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