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武后出手(2 / 3)
最有利的决定,只要能够暂时将事情拖下来,可以操作的地方就多了。
李治还没表态,戴至德就先站了出来。
“陛下,不妥。此事事关重大,又证据确凿,当即刻审理,以安天下之议!何况大朝会本就是议事之时,何必押后!”
口气冷硬,直接将许敬宗顶了回去。
眼见双方都不肯让步,李治一时之间也难以决断。
“陛下……”
武后的声音忽然响起,让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起来,等待着武后究竟会说什么。
顿了片刻,武后开口道。
“此番裴将军平定突厥。实乃大功,不过招降敌酋之事确有不妥!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武后的口气很淡,但是其中的锋锐之意却很明显。
而且这句话虽然是在问李治,但是武后的目光却是看着李绩。
她这是在提醒李绩。裴行俭的事情还在自己的手中没有处置,若是真的要动李义府,可要好好掂量掂量。
虽然眼下的情势看似十分严峻,但武后一眼就抓住了关键,这件事情明面上四位重臣联名上奏,但是实际上却是军方对于李义府的报复。
如果军方一旦愿意罢手。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虽然张文瓘,戴至德,郝处俊三人的权威同样深重,但是许敬宗,李义府等武氏官员也不是吃素的。
到时候武后就可以顺水推舟的将此事押后再议,如此一来,变数就多了。
所以,眼下的关键之处,在于李绩的态度。
不得不说武后的感觉很敏锐,只是区区的一句话,就让李绩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弹劾李义府,是围魏救赵之计,本意就是为了帮裴行俭脱离险境,现在武后的口风显然已经松动很多。
李绩明白,只要自己适时退避,武后也不会在裴行俭的事情上多做纠缠,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只不过唯一不满意的恐怕就是眼下一本正经的太子李弘了。
他废了这么大的心思,才设计了这么一个可以撼动李义府地位的局面,岂会轻易放弃。
自己若是现在退避,的确能够保全裴行俭,但是无疑会得罪李弘,打心底里讲,李绩的心中是不愿意得罪这么一个一直在向军方释放善意的储君。
说句不当说的,如今军方的势力已然出现了低谷,若是得罪了储君,要是日后李弘真的登基,恐怕军方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