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7 / 8)
喜欢教书的,只是谁都喜欢教个聪慧机灵的。只要祁二少管我吃住,那他去哪里我就能跟去哪里,不妨事的。”
还有半句话,冯秀才没有明说。
他如今是仕途无望了,冯秀才家境殷实,不愁吃穿,也就不再考。
可是不考归不考,心里头总会有些不甘心。
旭宝是他见过最聪慧的孩子,在冯秀才看来,未来不可限量。
这样的学生一辈子能带好一个就是功德。
再退一万步,祁昀的家底和本事不用多说,十里八乡谁人不知?在他家当西席待遇也是不差的。
听闻又生了龙凤胎,回头旭宝长大些,那两个孩子又要启蒙,算下来,十年无忧,去京城自然是没问题。
祁昀却不会关心冯秀才的初衷,他能跟着走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家里能有个知根知底的西席是极好的,祁昀便立刻叫了人来,拟好了文书,商量好了月银,和冯秀才签了下来。
摁完手印,冯秀才就不再是私塾的先生,而算是祁家的西席了。
祁昀很大方的给了他一百贯,让他能交给父母有所交代,冯秀才在心里感慨这祁家当真财大气粗,一百贯寻常人家赚十年都攒不下来,人家随手就出了,半点心疼都没有。
可这也给了冯秀才信心,家境殷实的总好过朝不保夕,他这也算是给自己找了个靠谱的东家依靠了。
等离开了冯秀才家,祁昀就去了一间茶铺。
不过他没带上铁子,而是让他先去看放榜,早早挤到前头,不然府衙那里的榜单太大,人太多,只怕站的远了认不出。
等铁子去了,祁昀才坐着马车去往茶铺。
城里面的茶铺不多,粗粗算下来也不过五家,其中有三家还是祁家产业。
这次石天瑞选的便是祁家茶铺,祁昀到的时候,正看到石天瑞在专心致志地听着书。
前面台子上坐着的说书先生格外投入,都进了深秋,还是拿着一把纸扇,一身青衫,另一只手拿着板子,说的是个新书。
祁昀没出声,站着听了听,就听出这说书先生说的是富贵夫妻伉俪情深的故事。
人家夫妻情深,偏偏有不少宗族长老逼着男子纳妾,可男子是个耿直的,又格外珍重爱妻,最终有亲人终成眷属,一世一生一双人,羡煞旁人。
这其实算不得什么新鲜故事,就是说书先生说的十分精彩,尤其是讲那些宗族长老的迫切又险恶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