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剧场与影片(3 / 4)
个高中毕业,妹妹家孩子都那么聪明。
大舅妈点头笑道:
“他们肯定认真得很,甜妹儿那机灵鬼,说不定学了两三本哩!也不知道咱们的信,什么时候能寄到碧山村。”
此时此刻,不是种花国政府的文件信件。
同一大队不同村,都可以送两个月,更不要谈县城与碧山村的距离。
咱们暂且忽视这封家书。
回到王溢希身上来,除去得到生活小诀窍,他工作上也开始顺风顺水,不在是跑个腿打个杂啥的,偶尔能够参与到文化厂的正事里头来,学习一些实践新东西。
比如文化宫的舞台剧场,他可以穿白衬衫、打红领巾,一起唱歌跳舞,甚至演一些没有啥实际内容的小角色。
对此,强势来捧场的崔玉涛与李勇峰,笑得前俯后仰,甚至笑到椅子下面去。
三位背景离乡的青年,出自同一家乡同一学校,乡情与时间让他们交情越来越深厚,已经成为好朋友。
崔玉涛毫不客气嘲笑道:“小希子,你那大红脸蛋,比旁边的女主角还好看,哈哈哈哈哈……”
“噗哈——溢希,我实在忍不住了,确实好笑,哈哈哈!”稳重的李勇峰也有一颗调皮捣蛋的心。
王溢希瞅着两损友,面无表情道:
“你们两个还想不想演电影?这一次可是绝佳的机会,错过就没有啦!”
两人立马把拳头塞到嘴里咬着,发出呜呜呜的笑声,来显示他们真的有努力,但他的装扮实在太搞笑的。
王溢希:……
五十年代初,种花国只有京影、八一、上影、长影四大文化厂能拍故事影片。
但五八年,省城已经有制作权,各种故事片纷纷出炉,什么建立水库、大炼钢、煤矿工人等等,起码几十部电影,但能播出的量却有限,因为故事实在无聊,都是千篇一律的歌颂,没啥人喜欢看。
青年们对于能在电影里,留下一点啥东西,非常感兴趣,激动得半夜睡不着觉,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些。
其实他们也只是在故事片里露个脸,俗称‘群众演员’,连工钱都没的,能得到一顿公共食堂的饭菜。
可是当短暂的故事电影,在幕布里放映出来,三人看着自己那傻乎乎的模样,咧嘴笑得很开心。
至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因为跃·进问题,有数十次,这样辛苦劳累的好机会,还是交给王溢希吧。
他们还有新华书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