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深秋与牲口(2 / 5)
头瞅到自己媳妇儿,提着两木桶熟红薯,正在爬梯田,放下农具,赶紧跑去帮忙接她。
“开饭啦!成人六个红薯,一碗泡菜。娃娃两个半红薯,一碗泡菜。”
碧山村梯田上,叶爷爷他们聚集在一起,用井水冲洗手,直接拿起大红薯,留着红油辣子泡萝卜,大口大口啃嚼起来。
暴雨过后,有最多梯田的碧山村最忙。
背土肥土,排水下种,那一样的活计都不轻松。
的亏村里人生病的不多,白老爷子替全村人都开一副驱寒提神的草药,熬制出来,放在山下,人人必须一斗碗。
因此,今日碧山村的午饭,特别简单。
直接蒸红薯,只洗泥,不削皮也不切块,用本地话,这叫吃亮红薯,小孩子叫逮干饭,不用碗不用筷,不用去食堂,外田野里就可以用手直接抓着啃。
“也不知道甜妹儿哭不?晓丫头闹不?别吓着孩子?”叶妈妈有点担忧闺女,虽本地风俗一向如此,但丧事吓到孩子的事情,大家还是偶尔听说过。
“都是一处地的老辈,仁慈,多拜拜有福气。”叶爸爸拍拍她手安慰道,若是三村以外的人,这事儿,他们家肯定不会答应。至于同地相亲,参加红白喜事是常有的事儿,没听过有啥问题的。
吃过饭,汉子们继续劳作。
地里的土深的深浅的浅,不好下种。
村人们开始铺土、犁地、挖沟、耙土、再点草肥土。
直到层层叠叠盘旋的梯田,绿油油一片幼嫩的秧苗,为大地铺上绿地毯。只祈祷它们顽强抵抗秋风,冲破寒冬,迎着春日春风春雨,迅速长粗长大。
直到午时,金色的太阳,冲破厚厚的云层,将柔和的阳光,洒向山林间、田野里、房顶院落。
感受着暖洋洋的温度,村人们的心稍微安定下来。这几天变化太多,阳光出来,代表着一种希望。
“继续努力,大家这些天幸苦点,三日内,一定要把秧苗全部种下,地里的菜粮都收回来,水沟马路清理干净。”
“好呐!”
**
不出所料,连续几日的暴雨过后,碧山村从炎热的夏季,直接进入气温变化无常的秋天,时而暖阳,时而淅淅沥沥小雨,时而乌云冷风,有时候还有罕见的太阳雨。
但是再也不见夏季炽烤的太阳,山里蛇虫骤然减少,蝉声几乎不在,偷吃粮食的鸟雀变少,随着山水沟的清扫,连蚊子也渐渐消失,叶家乱七八糟的花草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