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机械山寨国(3 / 5)
热门人选之一。
叶曦关于地下煤火的新治理方式,是让IAFSS考虑偏向胡教授增添筹码。
学会组织确实不涉及国家机构,但事实上与国家简接发展利益也是离不开的,在同等学力条件下,他们会选择影响更大的会员当主席。
高院士已提前跟叶曦他们介绍,能够出一个高权威公益性国际科技学术组织的主席或副主席,也是对华国硬实力的一种肯定。
值得骄傲的事情。
**
加入国际IAFSS事情确定,接下来是对火区以及火区各治理项目的一一参观,而对叶曦最新项目的相关是排在最后的,也就是明日。
整个参观过程中,在场皆是专家学学者,能从简单一问一答中得到很多东西,算是一场国际学者间的精彩切磋。
从地下煤火在人类存在以前的历史,谈论到国际上最严重的地下煤火灾难,再到地下煤火地区常驻的居民、工厂、研究者、可能会得皮肤癌、心脏病、肺癌、呼吸衰竭等病症。
甚至于涉及其他火灾难的不幸案例。这个公益性组织学者在言语中,都表达自己的同情心与善意,以及希望“世界无火灾”的美好愿望。
而这种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对方的陪同翻译员对于专业术语,简单的挖洞罐浆还行,涉及高深原理汉转英开始渐渐吃力。
胡教授、高院士、叶曦可以在英语与中文之间切换毫无压力,最年轻的叶曦则在华国火区团队与国际IAFSS充当汉英翻译员的角色。
不是会外语即能很好担任翻译员,译员的工作是非常累人的。
而叶曦翻译得非常精准,得到几位高级译员的惊讶神情,国内翻译界不大,他们是听过叶曦的“传说”的,真的一点不夸张。
另叶曦自己与学者们也惊讶的是,她还可以在译员与学者之间无缝间交换身份,这是叶曦曾经也难做的事情,如今能够轻松解决,果然重生后的脑域在不断开发。
虽是国际IAFSS访华,但叶曦却通过一个个精准的问题,从各国学者那里得到很多信息与新知识,让高院士与胡教授很惊喜。
双向交流
——对华有利。
与英美学者不同,这个德国教授英语水平并未有那么高,基本交流没有问题,深一步交流也没有问题,但再深一步反应即有些迟了,尤其是他的翻译卡壳的时候。
好在叶曦擅长德语、英语,母语中文,能够不自觉吐出德语词汇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