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十六人团队(4 / 6)
谁也说不定这个问题。他的唯一一项专属科研成果是做非常多重复性实验得出的重要性发现,结果却被一家中型企业盗取。
……
轮到巴桑卓玛,在问几个提前准备的化学难题,以及看过她答的试卷后,叶曦直接放她通过,她有个主要问题——在物理与化学之间的得失迷茫,还未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
下一个女博士被淘汰。
最后一个,叶曦问道:
“崔博士,听说您之前在S市研究院工作?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您有发表八篇耐火材料科技学术论文,其中有一篇中有一个增加阻燃温度想法很有创意,请您帮忙描述一下。”
不得不承认,崔博士很优秀,履历丰富、锋芒毕露,一位27岁的年轻博士。
但他言语间的态度与明确实现未来职业规划的过程,野心勃勃不是坏事,但与叶曦的理念整个背道而驰,他更在乎事业的成功而不是科研。
尤其是一些已经发表的科技论文展现的灰色小技巧,是叶曦反感的,但他态度上一点都不觉得这是错误,而且一种公认的手段。
并且毫不掩饰。
学会把光芒隐藏,且把交际能力再提高一些,他可能未来非常有前途,一年百篇科技论文,成为教授甚至评定院士。
但不适合在这个实验室合作,与叶曦理念冲突太多,会引起很多矛盾,非科研方面的矛盾,这时她比较难以接受的。
单单面试,
两人已有对碰两次。
叶曦直接拒绝——
“对不起,崔博士。”
崔玉龙有一些意外。
自己绝对不是整个面试中表现最差的,甚至整体看来与徐苗苗可能差不多,比巴桑卓玛他们更优秀,但还是被淘汰了。
他知道原因。
崔玉龙看向优秀到能让人动心的美女面试官,无论是学识还是外貌,礼貌地一笑,自信道:“真的很遗憾不能跟叶曦女士共事,相信未来我们还会有合作的机会!”
一只匀称干净的手伸到面前。
叶曦愣一下,也伸手道:
“祝崔博士能够事业顺利。”
“谢谢。”崔玉龙很想问一下能否加个微信,但想到此时的情景,准备还是以后有项目合作的时候,再来添加好友。
他带着不甘走了。
叶曦转身回实验室。
实验操作每个面试者都不是问题,哪怕很容易紧张的徐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