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名利(3 / 4)
里三个孩子中最聪明天分最好的一个,但舒瑶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慵懒,浪费了她的天赋,但对于女子来说,瓜尔佳氏不得不承认,慵懒点挺好,像则天女帝那般,虽君临天下,可不见得就很幸福,话又转回来,则天女皇所认为的幸福,和一般女子是不同的。
“既然你有本事,以后核对账本就交给你了。”
“额娘...”舒瑶瘪瘪嘴,她得牺牲睡觉,好不值得啊,舒瑶不甘的点头,让额娘松乏些,是孝心啊,舒瑶想通了,核对账本用不了多少工夫,不就是算数吗,舒瑶拿手着呢。
“启禀太太,老太太让您去荣寿堂。”
“可知何事?”
瓜尔佳氏为舒瑶理了理衣服,隔着帘子问道:“是单独叫我一个?”
“回二太太的话,大太太,三太太,四太太都在,说是开设施粥棚子,赈济灾民。”老太太跟前的大丫头莺儿,将前因后果讲清楚,舒瑶见瓜尔佳氏眉头轻拧,额娘是不同意开设施粥的棚子?舒瑶记得清楚,当时额娘低价买进粮食药材时,曾说过名和利都要,开设施粥棚子不是名?
康熙皇帝显然没想到黄河的堤坝在于成龙的修缮下,再次决口,而且此番决口淹了河南全境,水灾之重超乎所有人意料,河南灾民背井离乡讨生活,有许多灾民流落京城,康熙皇帝调拨钱粮赈灾,水灾后粮食药材等物价格必然上涨,低买高卖是赚银子的不二法宝,京城勋贵人家为了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声,纷纷设立粥棚,也为康熙皇帝解燃眉之急,京城天子脚下遍地灾民,灾民饿死了,康熙皇帝还有什么脸面提康熙盛世?
瓜尔佳氏对帘子外的莺儿道:“你先回去,知会老太太一声,我出五百两银子买粮食设粥棚,也算是为老爷积福。”
“您不去荣寿堂?”
“我身上不好,请老太太酌情处理。”
瓜尔佳氏示意王嬷嬷给莺儿送去银票,莺儿屈膝道:“奴婢告退。”
舒瑶靠着瓜尔佳氏,心里涌起一丝疑问好奇,五百两对于别人是大数目,但对瓜尔佳氏不值得一提,瓜尔佳氏问:“不好奇?”
舒瑶点点头,随后信任的摇头,“额娘总是对的。”瓜尔佳氏唇角上扬,从旁边的炕桌上抽出折子递给舒瑶,“你且看看,是书轩亲笔所写。”
舒瑶打开折子,没标点符号的折子很愁人,折子很有大哥的风格,引经据典子曰孟约一大堆,舒瑶看得头疼,洋洋洒洒几千字其实归纳总结一番,是瓜尔佳氏将一百担粮食全部献给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