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5 / 7)
了门,跟老太太和许氏问过好了,立刻就去寻两个舅舅玩儿。七娘也不管他,只叮嘱了下人一声,便撒手让他玩开了。
“还没起名儿呢?”老太太忍俊不禁地笑道:“这都三岁了,还包子前包子后的,这小娃儿也不跟你急?”
“他懂什么呀。”七娘掩嘴笑,“您当他爹不想早些起名字么,没事儿就在家里琢磨着,都琢磨了三年了还是没主意。”
还是京里有名的才子呢,连儿子的名字都起不来,传出去真成了笑话。可邵仲却是一点也不着急,没事儿还安慰七娘,“这不是还没念书么,等念书了再起名儿也不迟。”
“仲哥儿已经出孝了吧,可有什么打算?”胡氏关切地问:“他想去哪个衙门,心里头可有数?”京城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难得有空缺,若是邵仲有意,卢之安也好提前跟吏部打声招呼。
“太子殿下派人来寻过他,”在自家人面前,七娘倒也不遮掩,笑着回道:“不过阿仲却是想南下,正巧有个杭州知州的缺。”
“那倒是个好地方!”胡氏高兴地直点头,“就是离京城远了些。”邵仲要南下,七娘自然要带着孩子一起跟过去,到时候又是三五年见不着面,难免牵挂。
七娘也无奈,“谁说不是呢。”
说话时,卢瑞和卢熠俩兄弟抱着小包子过来了。三年的工夫,这两个少年愈发地意气风发,卢瑞早褪去了幼时的婴儿肥,面容清秀白净,举止间自有一番书卷气度。卢熠则要机灵许多,眉目间总带着平易近人的笑,一看就是个爽朗随行的少年郎。
若是依着卢瑞的身份,原本是要从县试一步一步地考上来的,后来卢之安使人在国子监给他弄了个监生的名额,直接下场。至于卢熠,侯府的世子爷本是不必考的,却非要凑堆儿陪着卢瑞一起,这不,兄弟俩一起下了场,都等着今儿放榜的结果。
相比起卢熠的轻松自在,卢瑞多少显得有些紧张。虽说鲁师父不止一次地夸他文章写得好,虽说他考完后默写的卷子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可这结果没出来,心里头到底不踏实,这不,过来给大伙儿请安问好的时候,脸上明显地有些走神。
七娘也不晓得要怎么劝,只撒手让小包子缠着他舅舅闹腾。
一会儿邵仲跟卢之安也过来了,特和气地跟大家说着话,但只要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紧张的可真不止那俩孩子。
外头报信的锣声“梆梆——”响,传进院子里,大家顿时来了精神。
“恭喜卢家大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