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瑜亮(加更)(2 / 4)
霆手段除之。‘
“文华兄说得有理。”
“腹议文华兄。”
丁柔抬眼看去,一名穿着藏青色袍挂的青年立于当众,背着双手,目光灼灼,脸上溢满压制不住的兴奋激昂,他不是杨和,字是文华的话,应该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李毅李文华,据说他最敬佩的人,不是恩师,而是杨和杨廷和。
李文华带动了才子们的激情,花厅里格外的喧闹,丁柔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丁姝自然同小姐嫡女坐在一起,一张小屏风划出了嫡庶之分。
丁柔先是打量起花厅的布置,同样是敞开的十扇落地玻璃窗,从厚度上看,丁柔很佩服工匠的智慧,落地窗户不够厚风一吹玻璃便就碎了,大秦总没有钢化玻璃吧,虽然通明度赶不上薄玻璃,但也足够透亮,坐在花厅里能看见外面的梅林,花厅四角放置着炭火盆,银碳燃烧,带出淡淡的香气,中间一尊两人合抱的九鼎香炉,香气缭绕,一面从棚顶而降的琉璃珠帘,将花厅分为东西两半。
东面才子举子聚集,西边是小姐们安坐,珠帘朦胧,既符合礼教,又不会让才子佳人不得相见,颇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透过珠帘丁柔看见才子跪坐在软席上,在他们面前摆放着条案,上面陈设着茶点,白玉酒壶承装着琼浆玉液。
琉璃珠帘晃动,丁柔眯着眼睛,才子簇拥着一人,他穿着暗红色的袍挂,头上不曾戴冠,一根玉簪挽住发髻,面冠如玉,带着几许不常见阳光的白皙,浓眉入鬓,细目丹凤,眼梢微微上挑,鹰鼻方口,颧骨微高,眼波流转间带出几许的锋芒,观才子们对他的态度,他应当是闻名已久的杨和,论相貌,他赶不上尹承善俊秀飘逸,略显薄凉,论身体,他也显得单薄些,然气势上绝不输人,不容任何人小视。
不如说现在他虽然不曾出言,不过是浮着茶杯里的茶叶,但激昂的举子眸光敬佩拜服的看向他,这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形成的。杨和成名之战在西子湖畔,舌战众书生,后在钱塘江口,偶遇外邦使臣,因使臣口出污言秽语,杨和教训之,大涨了威势,那名自视甚高的使臣据说是一国王子,拜服杨和的气节才学,欲拜杨和为师。
杨和在江南声名鹊起,直到两年前四院比试名扬天下,被人称为第一才子,据说回到江南苏杭时,满城轰动,尽看杨郎,醉酒提诗,游玩秦淮河,杨和狂放的事情没少做,他同尹承善一般,同样连中两元,所有人都在推测,他们中的谁可连中三元,成就前无古人的三元及第。
“文华此言,当浮一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