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贵人(2 / 4)
几十年的老姐妹外,谁都不见。整日在王府的佛堂念经。信阳王齐恒并未娶王妃,信阳王府是老太妃操持,她说不见,谁敢强行登门?不怕皇帝吗?
在如今的大秦朝,皇上最信任的人不是皇后宠妃,不是阁臣战将,而是信阳王府的太妃。知道她不愿见外客,皇上甚至亲自下旨,不得打扰她清修。如今储君之位空宣,信阳王一家归京,私底下都嚷嚷动了,皇上并不单纯是为信阳王的婚事,更深一层怕是询问太妃的意见,立哪位皇子为储君,等到皇上殡天后,接掌帝位。
大太太重重的叹了口气,“好好的事儿被亲家太太占了去,偏偏我还不能多说一句,得装作不知道,兰陵侯府嫡出的小姐十五岁还没议亲,等得不就是信阳王归京?隐王之乱后,没太妃说项,兰陵侯府丹书铁券几乎不保,亲家太太得了丁敏写得那篇经文,太妃指不定如何谢她,侯府小姐的婚事没准因此就成了。”
”那篇经文是太妃要的?”
“她找了很多年了,据说是太祖皇后...”大太太随即摇了摇头,“也罢,兰陵侯府同信阳王府做亲,对老爷也有好处,如果不是太祖皇后定下铁令勋贵之女不得入宫,勋贵子弟不得尚主的话,信阳王怕是会娶公主的。”
成了定局的事儿,大太太也懒得再想,她也是听婆婆说过,信阳太妃一直再找经文,事关太祖皇后,大太太不好多问,天大的好事也落不到自己头上,可谁知丁敏...有了好东西,偏送了兰陵侯府,大太太啐了口:“肤浅,没福分。”
“方才老奴看三小姐...”李妈妈劝道:“主子,事情已经做了,就将错就错吧,以老爷的性子,不是攀附权贵之人,信阳王府钟鸣鼎食,声威赫赫的,怪骇人的。”
丁家离大秦朝顶尖的贵族差得太远了些,何况是遥不可及的勋贵之首信阳王府,那可是连皇子都敬畏三分的王府。大太太叹道:“我何尝不知,也没想着将姝儿嫁去信阳王府,以老爷的官职,我哪舍得姝儿去做侧妃?只是那篇经文即便给了亲家太太,也太轻松了些,如果好好想想的话,怡儿在兰陵侯府地位更稳,我发作丁敏,是因她自作主张,有宝物而不自知,处处耍小聪明,而且...”
大太太眸光凛然,“她忙着女红,练字,侍奉于我哪有多余的功夫翻书?不是我小看她,丁敏推演不出经文,府里藏书虽然多,我就不信她随便翻一本就能找到宝贝。丁敏不常出门,身边也有人跟着伺候着,她...经文到底是从何处来的?”
“主子是怕有人教?”李妈妈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