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痕都斯坦(求订阅,求粉红~)(3 / 4)
平时的样子,走了出去。
纵然其他的人心中不满,可是周主管已经发话了,而且也只是说让顾茗在一旁帮忙,并没有特别说明她要担任什么职位,所以大家也就暗地里说几句,表面上还是装出了一副什么都没有的样子。
随着拍卖会的临近,整个拍卖行都忙了起来,鉴定室每天都要收到好些别人送来的拍卖品。也许是因为周主管格外的看重顾茗的原因,顾茗在鉴定室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冷遇,就连田甜对她都淡了几分。
面对这样的情况,她就是有个需要都不好找人帮忙,不是这个手里有事做没完,就是那个被派了新任务,害得她有些事情只能独自完成,一天到晚忙得跟个陀螺似的,恨不得自己有个三头六臂。
只是这样也有这样的好处,顾茗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进步了许多,除了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的,后面基本上多能够应付了,那些原本对她有些看法的鉴定师见她做事又快又好,态度也缓和了下来,鉴定的时候还会多指点她几句。
此刻,她就第一次被允许可以触摸拍卖品,一只清代的白玉描金鱼纹花式碗。
“这件这件清代白玉描金鱼纹花式碗,通耳长17.15厘米,宽11.6厘米,高4.7厘米。从玉质、造型和装饰风格看,应该是痕都斯坦玉器。你知道什么是痕都斯坦玉器吗?”一位被称作冯老师的鉴定师对着顾茗问道。
“知道。”顾茗点头:“古代玉器的制作在清朝达到顶峰,特别是乾隆期间,经济文化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玉器的制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乾隆时除了制作中国传统玉器外,还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痕都斯坦玉器其实就是回教玉器或者说是伊斯兰玉器。”
痕都斯坦这一地名便是由乾隆帝亲自考订,清代痕都斯坦位于印度北部,包括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西部,其玉材多为南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
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白玉或青白玉,透明晶莹。这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留玉皮或杂色玉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当地人相信玉做的食具可以避毒,故一般多为实用的碗、杯、洗、盘、壶等饮食器皿,不见中国玉器中常见的礼玉和佩玉。
由于其采用水磨技术,胎体透薄,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
“没错,看来你在学校学得挺认真的,难得这会儿不忙,说说你对这只碗的看法。”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