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进宫(3)(3 / 4)
后族,大约就是皇帝想要的。
而皇后娘娘想要在后宫永远位尊权重,她就需要一个和自己同心的皇后。有谁比自己的亲侄女更加稳妥?
哪怕太后和皇后将来会有分歧,可她们想要维护权利的后盾都是薛家,这一点她们不需要去争斗。
人一旦尝到了权利的美味,就不想放手。
皇后娘娘十几岁进太子府,那时她和盛贵妃娘娘都比太子年长几岁,看着太子和同龄的太子妃情投意合。她们永远旁观。
而后太子妃性格一天天变了,也渐渐失去了太子的欢心。可薛良娣年纪也一天天大了。那时的太子爷对女人的爱情,只会转移到更加年轻女人身上。而不会是她这个比太子年长的良娣。
她大概一生都不曾享受丈夫的爱情。
她从良娣熬到太子登基,成了皇贵妃。又被太后和皇后压制,直到皇后娘家作乱,皇后暴毙。太后发病,她才能出头。
从最青春岁月留下的阴影看来,现在的薛皇后不管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至少她都是个对权利很看重的人。
东瑗明白过来,皇后娘娘唯一可能帮助那个病重的元昌帝私会东瑗的原因,就是太子妃的问题。
而现在,皇后娘娘大约还没有和皇帝摊牌。
“本宫虽然是太子的母亲,可太子选妃乃国之大事,岂是本宫能插手的?”皇后娘娘笑容里有了几分无奈,“陛下如今看重祖父。除此之外。大约就是观文殿大学士柴大人、兵部尚书秦大人。太子选妃,陛下定要过问他们几人。不过本宫几次听陛下夸赞太子少师盛修颐,太子也在本宫面前时时提起盛少师的好…….”
东瑗已经十分能肯定皇后娘娘宣自己进宫的目的了。
她需要盛修颐站队,站在薛家这边。
皇帝和太子对盛修颐的意见都很看重,盛修颐的态度很重要。
有了镇显侯和太子少师的分量。大概能为薛凤瑞增添不少的筹码。
“娘娘谬誉,陛下和太子爷过奖了。”东瑗谦虚道,“外子学问浅薄,不过是仗着祖父引荐,才能为太子爷出力……”
“九妹不必过谦。”皇后娘娘打断东瑗的话,“本宫知道九妹夫的本事。本宫就你们这些亲姊妹。这些妹夫,将来都是本宫和太子依仗的。”
东瑗心里苦笑。
原来这就是政治。
东瑗只得表态:“外子定会对陛下、娘娘和太子爷忠心耿耿的。太子爷既是外子的主子,也是外子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