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一章 未雨绸缪(3 / 4)
致远和安宁说起来澄泓的事,“如今福生和安康还小,我怕日后无力照拂他们。我看澄泓年纪虽小,但稳似磐石,质比青松,心性难得,若是好生教导,定有大才。我于他有恩,日后他也能帮扶福生和安康。”他这话却有道理,如今他已三十有三,但福生和安康还不到周岁,等到他俩长成成材还需十几年,难保到时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做爹的未雨绸缪先给儿子找个潜力股培养来做帮手。
安宁虽然有点不高兴他话里的意思,但也知道他是为两个小的着想,又问他要如何解决澄泓身份问题。
张致远思忖一回就说他是张父早先至交好友的孙子,因家乡遇难无其他亲族才特来扬州投靠他的,至于户籍文之类的他自会搞定。有权力好办事么……
翌日,张瑶过来给安宁请安,“给母亲请安。”她自那日陈家将她生母陈氏的嫁妆要走后,情绪就一直有些低落。之前安宁将管理陈氏陪嫁的事转给张瑶后,张致远就同她说日后由她管着她母亲的陪嫁,将来也是她嫁妆的一部分。当日陈家人来闹的时候,张致远半点都不曾瞒着她,也是任凭她自己做主的。张瑶伤心是有的,即便是看不惯外祖母家的一些事,但心里到底还存着分亲情的,还有对她过世母亲的。如今陈家又做出这样的事,张瑶忍着心里悲伤,冷着一张俏脸同意了,张致远自然也不会再跟陈家之人气。毕竟他们做出这般没脸儿的事在先,再加上之前的种种,也正好趁机解决了,也省得日后再招惹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陈母然还写信过来同张瑶解释,说她若不是卧病在床定是会亲自过来解释的,还说是两个舅母完全不知事儿才做下这般没脸皮的事儿,不要为了这事伤了感情,最后还是那般几句这几个儿女中,最疼的就是她母亲了;待日后她出嫁定会为她添上一份厚厚的嫁妆云云的……随之而来的还有几件据陈母说是当年陈氏最喜欢的旧物,丝毫没记起她陈家已经和张家解除了原本的姻亲关系,都不在九族之内了,完全没半点关系了。像是忘记这件事,以为那解除姻亲关系的文是假的一般,还以外祖母自称,真是掩耳盗铃,厚颜无耻,不知所谓!
那几间旧物,张瑶瞧了可是母亲陪嫁里的几件旧物,看完后也是暗地里哭了一场,先不管陈母说的缘由是否属实,就是那陈家大太太和二太太做出这样把嫁出去十几年姑奶奶的嫁妆要回去的事,却是完全不顾忌她死去的母亲的脸面。至于那说的最疼爱母亲,竟是不可信的,若是如此怎么还会做出将母亲嫁妆要回去这样的事,不仅给死去的母亲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