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5)
一起传出来的圣旨有两份,一份传给罗家,另外一份送给郑亲王。与罗家的旨意全是赞赏与奖赏,男人当官,女人诰封,又给金银财宝。与郑亲王府的圣旨那就是罚了,至于把唯一的儿子送上战场,这是郑王府该做的,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罗家没没人在武职上自然可以甩手,但郑亲王拿着兵符,任着兵马大元帅,送谁上战场都是理所当然。
文官拿出铁一样的证据指责郑王府勾结海盗,天熙皇帝念及这回大胜,并没有重罚,言语批评是肯定的。圣旨的最后却是笔峰一转,提到罗素的重病,天熙皇帝念及郑王府的辛苦,赏了一处别院让她安心养病,太后又赏了人珍药材,让她调理身体。
等到晚上罗慕远到了郑王府,圣旨早就宣读过了,谢衡和谢潜出来接的旨,接了圣旨之后,谢衡就去了前头舒远阁,那是过世郑老亲王的书房,在谢潜的记忆里是一直封着的。只有极偶尔的时候,谢衡才会过去。书房里并没有什么东西,只是郑老太亲王常看的几本书。
罗素离京之时,夫妻俩就己经议定,若是败了,自然是满门忠烈,不管实真死假死,她和谢潜肯定不会再回来。若是胜了,罗素也必是一场大病,这场大病可以说是罗素不想挨骂的遁词,也是一种变相的试探。果然没出所料,圣旨上先头是骂,却唯独提到罗素生病,送了休养的庄院又送了珍贵药材。
“父亲,我到底还是守不住。”谢衡自言自语的说着,郑老亲王去世很早,谢潜满一岁时走的。到最后他与罗素守在榻前之时,郑老亲王就拉住他的手说过,能守住就守,不能守住就放手,造反的事不能干,先保全了自己才能说其他。
随着皇帝的更换,军权守不住也算是理所当然,皇帝是天下至尊却不是兵马大元帅,是谁都会猜忌。这一战,输了自然是满门抄斩,就是赢了,军权只怕也是保不住了。
把兵符帅印摸了一遍又一遍,其实他这个亲王接到从父亲手里接到帅印之后基本上就是摆设,一直以来大珠很安宁,没什么战事,江宁海战这是头一回,也是最后一回。
从书房里出来,谢潜和罗慕远都在外头,谢衡看到他们俩,先看向罗慕远,有几分欣慰的道:“皇上必然赏了罗家。”
“四品勋官,女眷们也得了诰封。”罗慕远说着,全部都是虚职,却仍然要进朝谢恩,不管谁说起来这都是皇宫浩荡。
谢衡叹了口气,道:“也是,我们两家是姻亲,如何能放心的下。”
罗慕远和谢潜都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