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4 / 6)
口舌,岛主绝计不会接受招安。”绍清词摇摇头,又道:“就是岛主有被招安之心,也会千方百计劝阻与他。”
罗素神色依然如故,只是问:“难道元太太还记恨当初绍氏灭门之仇?”
“朝堂争斗,胜了自然是满门荣华,输了全家抄斩也是理所当然。我早就不怨这些,我不同意招安,只是为了自己。”绍清词说着,随即看向罗素,有几分感慨地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罗素听得笑着,眸子却没有丝毫笑意,似乎有几分感慨地道:“原来元太太是信不过我与王爷。”
“也不只是这样,从前朝,不,从好几朝起,武官的地位就远远低于文官。许多事情,只怕是您与王爷也是无能为力。”绍清词说着。
不管是海盗还是山贼,接受招安之后,有几个下场好的。其实也不只是这些,就是根正苗红,上场打仗的将领们,就是打了胜仗,凯旋班师,弄不好得来的了各种训斥和重罚。文官不会打仗,但是他们会挑错,不守军纪,责打士兵,扰民,种种错误迎面而来,能功过相抵就是运气好的。
文臣误国,这真不是笑话。大珠相对来说还好点,前几朝,进士带兵打仗不是什么稀罕事。当然这种情况下也有运气好的,遇上能文能武能打仗的进士。但就是这样,卷入朝廷纷争,党派争斗,不管前线多吃紧,多需要将才,参他的奏折依然能压塌御案。有些武将,为了能精忠报国不得不向朝中文臣贿赂,就为了能继续打仗,继续报国。
忠臣良将能战死沙场,得个满门忠烈的名头还算是好的,更多的是死在法场上。翻开史书看看,死在法场上肯定多过死在战场上的。绍清词不是信不过郑王府,而是根本信不过大珠朝廷。
“元太太果然是个明白人……”罗素听得有几分感慨,前线战事那样吃紧,却要把谢衡留在京城,防的就是这些。林阁老不是傻子,断粮草什么的,这种事情他才不会去做,但他会挑错,战争时期是非常时候,将领派上场首先要能打仗,许多错处不能细究。
但只要文臣抓到把柄了,必然是要扩大十倍,参死没商量。战争起来了,文官只怕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威胁,那肯定得努力动嘴皮子。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只是我本就是小女子,能想到的也就是自己的夫婿和孩儿。”绍清词说着,绍家已经满门抄斩了,元五峰也是官奴籍出身,天恩什么的,都没受过。
在她心里,精忠报国远不如元五峰以及自己的孩儿重要。占岛为王,偏安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