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柳大小姐高瞻远瞩(3 / 4)
部之类的部门,都是附属机构,或者是学术机构,这些机构都是由政府全额拨款维持,而国有企业内部的研发部门也是循此惯例。”
“这些研究部门的成绩,也是以出了多少学术成果,获得多少荣誉证书和奖励来衡量的。可是,爸爸,你也知道——这些学术成果,最后有多少能够投入生产呢?”
柳成邦一时语塞,而唐飞扬则陷入了沉思之中,情不自禁地微微点头。
“因为我们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很多都思想僵化,或者说没有魄力。过去大锅饭时代的遗毒太深,他们都习惯了得过且过的生活,没有上进心,一项项科技成果获奖,又一项项地收在实验室里发霉。”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科学技术真正转为为现实生产力!”
“我们将研发公司当成一个营业性的公司来运作,他们的研发成果,可以当做商品来出售,根据预期可能会产生的经济效益,明码标价,出价高者得之!”
“比如同一个科技成果,花荫第一家电厂想要,南都家电厂也想要,别的公司也想要,那就让他们竞争购买。这样一来,研发公司的研发人员就有了动力,每一家企业、公司也会更重视科技成果转换成真正商品。长此以往,整个高新区就会进入一种争相进行技术革新的良性循环。”
“而我们南都市高新区,也就能够据此立于国内高新区的顶端!还是那句话,我们就是要做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柳蔚虹的声音总是淡淡的,并不如何慷慨激昂,却深深地“煽动”着柳书记和唐书记这两位“父母官”的情绪,他们跟随着柳蔚虹的思路,展开联想之后,对南都市高新区也充满了信心。
柳蔚虹不急着往下说,而是默默喝了两口茶,让两位“听众”先消化消化自己所说的内容。
“新火计划”刚一出炉,她就做了极其详细的研读,这时候所说的话都是她胸中酝酿过许多遍的想法,自然极为顺畅毫无阻滞。
唐飞扬想了想,问道:“那,要是研发部门的成果,谁都看不上呢?怎么办?研发的人员难道就不发工资了?”
柳蔚虹说:“要是这研究成果卖不出去,那就证明他们做得不够好,或者研发的方向出了问题,这种东西,自然要被市场淘汰了。我提议引进竞争机制,就是要让他们紧盯市场需要,开发市场急需的新技术、新产品……至于研发人员的工资和基本待遇嘛,肯定要保证,毕竟又不是生产实体,而且研究性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