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子雷霆,君子坦荡(2 / 4)
东宫之类的事,陈栐也懒得问,直接就把人禁在了京城淮王府中,下旨将淮藩今后再不就藩。算算此前周王自请留京,因造反而废为庶人的秦王,因谋逆而被处死的代王,因谋逆而被废为庶人的废太子,短短数年间,陈栐的兄弟死的死废的废,留京的留京,这已经是第五个了。于是,当长宁八年的新年刚刚过去后不久,好几位藩王先后上书,只道是藩地气候不宜居住,请求迁回京城荣养,这其中,便包括了淄王陈榕。
而皇帝陈栐压着这些奏折先是不准,继而在其他藩王也左一个右一个跟在后头上书之际,他方才装了样子开廷议,最终准了此事,许诸王带家眷子女回京城居住。此议一出,任是谁都知道,太祖皇帝即位之初的封藩制已经名存实亡。想想当今皇帝的几个儿子,如今当初年纪还小的两个分别封了徐王和潞王,范王陈善恩只是临时镇守北京,家眷还在京城,辽王也是从镇守北京改成了镇守辽东,并未建藩沈阳,至于当初最是威名赫赫的燕王陈善睿,则是至今都被皇帝留在京城,却册立了皇长孙陈曦为皇太孙。
一时间,人人都是心中敞亮,皇帝虽溺爱嫡四子陈善睿,却始终不曾动摇过对东宫的信赖!
可被其他人认为得天独厚的东宫一家子,近来的日子却逍遥得很。皇帝闭门思过的口谕到现在都还没收回,陈善昭便名正言顺地不见外官,只除却宋宜那兵书讲读不曾停过一天。而陈曦虽迁去了柔仪殿,可上午几乎日日到东宫春和殿蹭上宋宜的一堂课,下午练字之后就教导陈旻认字读书,顺带应付问题层出不穷的妹妹陈皎,时而章晗还会亲自抱着尚在襁褓的陈昊过来凑凑热闹,日子过得充实而又惬意。
这种关上门只过自己小日子的生活,随着皇帝正式解除了陈善昭那闭门思过的禁令,紧跟着三月中又下旨迁都北京,把这件最最要紧的事正式摆上了台面,自然而然就化作了乌有。尽管陈善昭作为始作俑者,挑起了父皇心头早就有的那一重念头,但眼看群臣反对声极其强烈,甚至有的人直接伏阙直言,他那丢下多年的求情功夫不得不又捡了起来。整整两三个月,他这个皇太子便救下了十七八个被盛怒之下的陈栐下狱的文官,虽说有的心灰意冷回乡,但更多人是在他的曲意调护下送去了外任。而当京官正交口称赞太子仁厚的时候,另一个消息却倏忽间散布了开来。
当初第一个建言皇帝迁都的,便是如今的东宫储君陈善昭!
一重又一重的风波让整个京城上下乱得就如同一锅粥似的。然而,处在这漩涡中心的东宫人等,却都平静得很。